运用各类载体普及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17-12-06 11:22: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群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指出要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保留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长期发展的命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和智慧。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历史赋予新时期党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面对已经开始的“十三五”规划,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各类载体特别是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要率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为此,我们建议:
1.坚持正确导向,发挥传播优势,进行有效普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类载体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率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充分发挥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权威性高等优势,进行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带头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扩充和拓展文化诉求,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上的认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抵御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和对年轻人的渗透,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加强顶层设计,精选普及内容,实施传播工程。各类载体可与专家学者、传播资深人士等合作交流,针对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的行业特点、专业特点,根据《意见》提出的任务,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设计、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案、传播工程。载体要率先向公众讲清楚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和怎样传承发展的问题。要避免内容不够丰富、主题选择较为简单、未进行深刻挖掘、流于表面或晦涩等问题,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简单地教人背诵一些古文、诗词等,而应有更丰富科学的内涵。
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根据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不同载体的特点,依托各类载体的优势,做到在技术上精准分类实施文化传播方案和文化传播工程。在内容选取上,要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建议报纸设置传统文化专栏;书刊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设置传统文化专门播报时段、栏目等,推出优秀作品,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节目避免了“我说你听”这种被动的传统文化宣传形式,通过让群众参与其中、积极互动的方式,激发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
3.创新传播方式,推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以前对传统文化进行普及传播的形式一般是在报纸、网站等媒介播发相关文章或宣传材料,制作专门的电视宣传片或纪录片等,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及各种主题传播都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的背景下,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领域,我们尤其要创新手段和方法,用更多元更有效的形式来有力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社会发展新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载体,设计科学合理的措施方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其融入普通生产生活中,转化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形成全社会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纸质媒体近年来也有不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如邀请读者一起进行讨论等,互动性、参与性大大增强,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形式,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优秀文化知识为一体。但目前来看,具有优质内容和生动形式,能够让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好的节目、栏目还是不够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普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文化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进一步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
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近10亿,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用户均是几亿的规模,人们的阅读场景和阅读习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让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在群众中产生有效影响,我们除了重视在报纸、电视、书刊等传统媒体上的传播,还要善于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传播格局,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如相关国家部门、媒体单位以及自媒体等可以利用自己注册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工作。
要加强中华文化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4.加大资本投入,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传播动能。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类载体的各级领导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第二,要加大传统文化宣传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各类载体传统文化传播人才培育,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第三,建立载体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形成传统文化传播制度,避免一阵风、一阵热。第四,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评价机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媒体人士进行表彰奖励,保障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动能永不衰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保留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长期发展的命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和智慧。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历史赋予新时期党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面对已经开始的“十三五”规划,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各类载体特别是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要率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为此,我们建议:
1.坚持正确导向,发挥传播优势,进行有效普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类载体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率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充分发挥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权威性高等优势,进行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带头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扩充和拓展文化诉求,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上的认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抵御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和对年轻人的渗透,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加强顶层设计,精选普及内容,实施传播工程。各类载体可与专家学者、传播资深人士等合作交流,针对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的行业特点、专业特点,根据《意见》提出的任务,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设计、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案、传播工程。载体要率先向公众讲清楚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和怎样传承发展的问题。要避免内容不够丰富、主题选择较为简单、未进行深刻挖掘、流于表面或晦涩等问题,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简单地教人背诵一些古文、诗词等,而应有更丰富科学的内涵。
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根据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不同载体的特点,依托各类载体的优势,做到在技术上精准分类实施文化传播方案和文化传播工程。在内容选取上,要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建议报纸设置传统文化专栏;书刊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设置传统文化专门播报时段、栏目等,推出优秀作品,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节目避免了“我说你听”这种被动的传统文化宣传形式,通过让群众参与其中、积极互动的方式,激发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
3.创新传播方式,推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以前对传统文化进行普及传播的形式一般是在报纸、网站等媒介播发相关文章或宣传材料,制作专门的电视宣传片或纪录片等,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及各种主题传播都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的背景下,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领域,我们尤其要创新手段和方法,用更多元更有效的形式来有力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社会发展新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载体,设计科学合理的措施方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其融入普通生产生活中,转化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形成全社会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纸质媒体近年来也有不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如邀请读者一起进行讨论等,互动性、参与性大大增强,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形式,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优秀文化知识为一体。但目前来看,具有优质内容和生动形式,能够让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好的节目、栏目还是不够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普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文化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进一步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
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近10亿,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用户均是几亿的规模,人们的阅读场景和阅读习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让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在群众中产生有效影响,我们除了重视在报纸、电视、书刊等传统媒体上的传播,还要善于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传播格局,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如相关国家部门、媒体单位以及自媒体等可以利用自己注册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工作。
要加强中华文化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4.加大资本投入,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传播动能。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类载体的各级领导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第二,要加大传统文化宣传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各类载体传统文化传播人才培育,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第三,建立载体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形成传统文化传播制度,避免一阵风、一阵热。第四,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评价机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媒体人士进行表彰奖励,保障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动能永不衰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