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德,必自毁

时间:2021-10-19 15:23:19  来源:励志语录(ID: lizhi743)  作者:末语
\ 
 
    做人,一定不能没有德行。
    所谓“德行”,不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更是一个人的上等风水。厚德之人,积德虽无人见,然行善必有天知;失德之人,积恶虽无立显,但行恶必有灾殃。诚如古人云:“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人若无德,再努力也没用,很难走的长久。德者,得也。歌德曾言:“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一个人最重要的处世之道,莫过于两个字:品德。品行高尚之人,都有着干净的灵魂和善良的心灵。不偷奸耍滑、不落井下石、不坑蒙拐骗。也因此,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以及命运的眷顾。
    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那个《苦柚》的故事吗?作者有一个旅居海外的伯父,带着十五岁的女儿从遥远的南美洲回到了故乡浮云镇。因好久没吃家乡的柚子,第二天一大早三人便到集市上去买柚子。挑选时,遇到一个小姑娘,她不像其他人一样吹捧吆喝,反而介绍自己的柚子有点苦。“这叫棉花柚,个儿大,其实里面的肉不多,还有点苦。”当伯父提出要买十个时,小姑娘又说:“少买一点吧。这种柚子确实不大好吃,苦味很浓,人们都不喜欢。再说,你好不容易从国外回来,要把家乡的柚子带到外国去,应该买点好的,甜的。”最后,伯父全买了她的柚子,也由此感叹道:“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呐!”
    其实,好人品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运气。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做人越诚实、越善良,越会得到意外的好运与机会。相反,一个人学历再高、能力再强,若是品德不好,终究会一无所获。正如作家喜杨杨说的那样:“有时候,善良不马上报答你,但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善良会变换一种方式降临,让你感受它的博大与丰盈。”
    品行优良之人,走到哪都会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诫人们,精明不如厚道。做人如果太精明,总想着占尽便宜,以为这样很聪明,实则却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本是大观园里能力最强的一个,却因为为人处世太过精明,为自己日后埋下了祸根。以至于生前无限风光,死后草席裹身。
一张破草席,一蓬乱发,被人在茫茫雪地里拖出一道长痕,随便扔在了荒郊野外。这就是“失德”的结局。
    《坛经》有云:“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你的福气,说到底都是你积攒的德行。当你越替别人着想,别人越会替你着想;当你为人越是坦荡,别人越会对你真诚。电视剧《大江大河》的小人物寻建祥就是如此。他没有宋运辉那样的学习天赋和钻研劲,也没有杨巡的机灵滑头,却因为仗义和实诚收获了好人缘,朋友们纷纷叫他大寻。大家都知道他的为人处世,也知道他花花肠子少,跟他交往就图个舒心、爽快,就这足够了。
    老话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一个人若想长久存于世而不败,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品德。
    因此,与其挖空心思、斤斤计较,不如提升自己,厚道待人,让自己成为德行兼备之人。
    人有德,器终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德行,和自己所处的地位不相匹配,必然会导致灾难诞生。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则故事:
    一位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被问到过往的经历。他骄傲地说:“我的学费一年一万,都是通过招生减免的,累积完成了45人的业绩。”
    面试官又问:“你把这么多家乡的亲戚朋友介绍到这个学校,请问这个学校的学历证书是教育部认可的吗?”求职者沉默了许久,才说出一句:“现在是不认可的。”原来他所在的学校已经连续两年上了违规招生的黑名单。而他明知这一切,却为了凑自己的学费,还是把身边的亲朋“骗”到这里。最后,面试官拒绝了他的求职,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要在社会上行走,先做人,再做事。你做事很精明,但做人很失败。
    人的德行是一切根源,所有的财富、智慧、名望,都需要它来承载。人品不过关,一切都免谈。李开复就说:“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位,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佣他。”
    德不配位,再有能力也无济于事。品不及能,再多算计也于事无补。
    唯有让德行跟上脚步,人生才能细水长流,有始有终。人这一辈子,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徐寅诗在《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中写道:“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人生一世,唯有德行,可立一生。
    心宽品正、坦坦荡荡,不做亏心事,不做势力人,方可食之香甜,寝之亦安。点亮在看,愿你我能以善良为底色,以人品为触笔,勾画出人生最美的风景。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