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中华姓氏起源概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
时间:2021-09-18 08:42:59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 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中国姓氏的形成原因及类型极为复杂,以故造成姓氏的发展演变情况也相当纷乱。有人把中国姓氏种种比作一团乱麻,并不过分。但是,任何事物无论它如何盘根错节;不可捉摸,只要深入研究推敲,认真剥茧抽丝,总是可以理出头绪,辨清脉络的。中国姓氏也是这样,其发展演变大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1.复音姓氏向单音化发展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南北朝以前,中国姓氏中的复音姓氏(包括三字姓和四字姓和少数民族的姓氏)远比单音姓氏多得多。但是到了 1982 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人们发现复音姓氏已所剩无几。人口普查资料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说,中国姓氏的发展演变有一个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发展趋势。
汉族人的复音姓氏,大多产生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商周时期的复音姓氏约占姓氏总数量的一半以上。从整个中国姓氏发展史上看,复音姓氏的生命力是不强的,有的复音姓氏刚出现不久便改为单音姓氏了。姓氏由复音向单音化转变,在秦朝前后形成过一次高潮,汉朝初年又有一批复音姓氏转化为单音姓氏。所以,在东汉人应劭撰写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中,收入了当时常见的500个姓氏内,有150多复音姓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魏晋以后,经过几次分合治乱,复音姓氏急剧减少,而单音姓氏则迅速增加。到了宋朝人编《百家姓》时,收入常见姓氏500余,其中复音姓氏仅60个,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稍有姓氏学方面常识的人就会发现,现在不少单音姓氏都是由复音姓氏转化而来的。
翻开姓氏典籍,人们会发现,很多在古代的确存在,并且曾经出现过一些声望显赫的人物的复音姓氏,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并不说明这些复音姓氏人丁支脉微弱不繁,以致灭绝,而是因为复音姓氏多改为单音姓氏了。姓氏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汉语本身的节律习惯造成的。历史上有不少少数民族都使用汉语汉字,即便是有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在进中原或建立朝廷后,也大多改用汉族的语言和文字,姓氏也随着汉化,不过是过渡时间长短不同罢了。用单音姓氏呼唤姓名简洁明快,节奏清晰,确实方便实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姓氏方面的复古倒退,但最终还是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譬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民族大融合,鲜卑族人悉改汉姓,拓跋宏以身作则,率先改为元姓,称元宏。一呼百应,其他贵族也纷纷变更复音姓氏为单音姓氏,使穆、刘、陆、贺、楼、于、尉等姓氏得到迅速扩大。继尔,代北复姓和三字姓,关西复姓等所谓的“五胡”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变为单音姓氏。但是,在鲜卑人宇文泰灭西魏建立北周政权以后,却逆潮流而动,强令原来改为汉姓的人一律改为复姓,又赐汉族单姓人以鲜卑族复音姓氏,如李弼赐姓徒河、王勇赐姓库汗、赵贵赐姓乙弗、杨忠赐姓普六茹、李虎赐姓大野等等。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宇文泰还下令军队士卒统统改为其将帅的鲜卑复音姓。宇文泰在姓氏方面的倒行逆施,自然而然地遭到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时隔不久,杨坚任北周宰相时。下令被改为鲜卑族复音姓氏的文武官员,一律改为原来的汉人单音姓氏。
姓氏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原因之一,与中国文学有着渊源关系。唐宋时期,诗词之学勃兴,诗人词家层出不穷。古人写诗词,除有严格的音韵要求限制外,还必须接受字数的约束。所以,在诗词中遇有复音姓人名,有的便被减了字。比如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中有“玉桃偷得怜方朔”句,句中的“方朔”,即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又如宋朝诗人吕惠卿诗中有“面折马光于讲筵”句,其中的“马光”即大名鼎鼎的司马光。由于这些影响,复姓东方、司马中,有的人便改为方姓和马姓了。
姓氏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确是中国姓氏发展的重要趋势。
2.姓氏通过省文减笔向简化发展
我们知道,中国姓氏有盘根错节的起源,所以姓氏种类也就错综复杂,使用的汉字也多种多样。现在,不少汉字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些汉字的消逝,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姓氏的演变有内在联系,原因就是中国姓氏有一个由省文减笔而简化(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公布的汉字简化含意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国姓氏形成的诸多原因中有以地名命姓氏。古代的地名多带“邑”字,即今天汉字中处于右侧的“阝”,所以姓氏最初形成时,有一部分属于带邑字的汉字。如曾姓,初为鄯姓,屑姒姓分支,是夏朝王族的后裔,夏帝少康封其幼子曲烈于郜地,形成酆姓。鄯地,在今山东省,因地取姓。郜姓使用了近千年,到春秋鲁襄公六年,莒国灭鄫,鄫国太子巫在鲁国作官,省文去“邑”字旁改为曾姓,其后有曾参,即孔子的学生曾子。这个鄫字,今天已不常见了。与上述情况类同的还有邗姓改作于、郧姓改作成、邾姓改作朱、鄙姓改作云、鄣改作章等。
因为其他各种原因省文去字改姓的也很多,如熊姓有的改为能姓、雲姓去“雨”字改为云姓、谭姓去“言”字改为覃姓等等。
由于语音的变化,也有一些姓氏在读音不变的前提下,改为简便用字。如郭姓,初为虢姓,属春秋时以国名命氏之类,后因虢与郭读音相同,而转化为郭姓;共姓源自恭姓,因读音相同改为共姓等等。诚然,在姓氏发展中,也有的不是省文减笔而使之简化,而是增文加笔而使之繁化。如召姓增邑字而为邵姓,共姓又加水字为洪姓等。但统观全面,省文减笔在整个姓氏发展过程中是自然趋势,比较适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直至今天,仍有的姓氏采用省文减笔的方式来简化姓氏。增文加笔使姓氏复杂化,在姓氏学上只是一种现象,不是主流。
还有一些姓氏并非是当姓人为简便而省文减笔简化姓氏,而是按照汉字改革方案由国家统一简化的。如衔姓改为卫姓、颇姓改为顾姓、割姓改为刘姓等
3.民族融合促进了姓氏的演变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民族大融合每融合一次,整个中华民族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民族融合促进了姓氏的演变,而姓氏的演变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从商朝到东汉,在中国境内的众多民族,经过十六国和南北朝,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并入了汉族,各族的姓氏也纷纷改为汉族的姓氏。尽管有的仍沿用原民族姓氏,但随着汉化,也成为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姓氏也成为汉族姓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现象,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大部分。大将尉迟敬德阿史那杜尔等,其先祖皆为少数民族,但在当时已与汉人没有多少差别了。
北宋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有一支少数民族,由于敬仰宋朝名臣包拯,归附宋朝,求皇上赐姓包氏,因此包氏家族中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元朝本来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早在未统一中国时就下诏学习汉族文字和语言,有一些人便改了汉姓。后来,元朝统治期间,又有诸如布鲁海牙(改姓廉)、赵良弼(本姓要术甲)、刘国杰(本姓乌古伦)、王绚(本姓耶律)等人改为汉姓。元朝灭亡,蒙古族及其他人辗转迁徙,逐渐融合于汉族人之中,大都改从汉姓。今天居于河南省濮阳十八郎的杨氏,其祖先即西夏人,本为唐兀氏;居于福建的萨氏,不少人是萨都刺之后;居于江西的揭氏,部分是蒙古族人揭俣期的后裔。元朝少数民族人氏改汉姓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因事而改,二是因斜音而改,三是从汉族中大姓而改。
民族的融合促进姓氏发展,在近代也不乏其例,这方面主要应当归功于满族人。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是满族人所建。清朝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满族统治者不愿放弃其原有的复杂的姓氏,尽管他们几乎全部都使用汉语,但不愿改为汉姓。可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姓名称呼通常是采取二字和三字,四字偶尔也有。满族人连姓带名往往要有六个字以上,平素称呼极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现象,即只呼名,不呼姓。如:清朝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好友敦敏、敦诚兄弟,并不姓敦,而是清朝宗室阿济格的后人;乾嘉时名将傅陛电不姓傅,本为郎佳氏,满族人。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并不姓启,画家溥松窗并不姓溥等等。谁能保证,如此下去,不会产生新的姓氏呢?
4.“姓随人便”
自古以来,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姓什么取决于自己的祖先,具体说取决于自己的父亲,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姓氏贵贱有别的封建主义观念的淡薄与溃灭,"姓随人便”的现象便屡见不鲜了,从而成为中国姓氏发展中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趋势。姓氏,曾一度被看作是神圣的,对冒姓他氏的人常常被视为不孝,谓为某姓不孝子孙;一人赘他人为婿,还须自称“小子无能,改名换姓";所谓的仁人侠士常以“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引为自豪。这种封建社会的遗俗虽然至今仍有残存,并在人们中间流行,尤其是在文化落后的地区,还根深蒂固,但殊不知这种传统观念早在古时候就被人打破了。应当承认,少数民族在这方面是作出了表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的姓氏古已有之,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所以能够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姓氏,使中国的姓氏得以发展扩大,很大程度上也是从“姓随人便”这一原则中滋生出来的。据报刊资料的披露,现在河南省某地出现一个新的复姓--唐穆,这个姓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据载,唐穆一姓的出现确有一些来历。一唐姓男子和一冲破家庭阻力与之结合的穆姓女子结婚,夫妇相互爱慕尊敬,生下的孩子取双方之姓,合成复姓“唐穆”。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新的姓氏,在全国决非仅此一例,应当得到认可。姓氏的选择应当由其本人或本家庭自己决定。每一个姓氏最初出现时,不也是全新的吗?
姓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一些,的确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囊括得了的。譬如姓氏发展过程中还有同姓异音最后归结为一常用音调的姓氏上来,同音讹传以致将错就错等客观现象,这里不再赘述。
中国的姓氏,现今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杜若甫两位学者完成的一部170万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56个民族的姓氏已达11969个,世界第一大姓并非《吉尼斯世界大全》上记载的“张”姓,而是人口数超过 8700万,占汉族人口7.9%的“李”姓。研究结果还显示、李、王、张、刘、陈五大姓氏总人数达到3.5亿,原列《百家姓》之首的“赵”《千家姓》之首的“朱”、《清康熙御制百家姓》之首的“孔”,按目前人数分别排列在第 7、14 和 72位。胡姓原在唐太宗御敕编修的《氏族志》中排列在 108位。现今在百大姓中排第13位。据遗传所副研究员袁义达介绍,《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单字姓 5327个、双字姓4329个、3至9个字的姓2316个,同时还有3136 个异译、异体字姓氏,它是迄今为止收录我国姓氏最多的一部专著。当今应说,百家姓应该是万家姓了。
中国姓氏学,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学科。现今我们在这里编辑汇总,既是对姓氏宗族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进行研究,也是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姓氏学提供资料,以丰富其内容,使这一学科的鲜花开放得更加灿烂、更加艳丽。(待续。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1.复音姓氏向单音化发展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南北朝以前,中国姓氏中的复音姓氏(包括三字姓和四字姓和少数民族的姓氏)远比单音姓氏多得多。但是到了 1982 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人们发现复音姓氏已所剩无几。人口普查资料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说,中国姓氏的发展演变有一个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发展趋势。
汉族人的复音姓氏,大多产生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商周时期的复音姓氏约占姓氏总数量的一半以上。从整个中国姓氏发展史上看,复音姓氏的生命力是不强的,有的复音姓氏刚出现不久便改为单音姓氏了。姓氏由复音向单音化转变,在秦朝前后形成过一次高潮,汉朝初年又有一批复音姓氏转化为单音姓氏。所以,在东汉人应劭撰写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中,收入了当时常见的500个姓氏内,有150多复音姓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魏晋以后,经过几次分合治乱,复音姓氏急剧减少,而单音姓氏则迅速增加。到了宋朝人编《百家姓》时,收入常见姓氏500余,其中复音姓氏仅60个,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稍有姓氏学方面常识的人就会发现,现在不少单音姓氏都是由复音姓氏转化而来的。
翻开姓氏典籍,人们会发现,很多在古代的确存在,并且曾经出现过一些声望显赫的人物的复音姓氏,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并不说明这些复音姓氏人丁支脉微弱不繁,以致灭绝,而是因为复音姓氏多改为单音姓氏了。姓氏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汉语本身的节律习惯造成的。历史上有不少少数民族都使用汉语汉字,即便是有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在进中原或建立朝廷后,也大多改用汉族的语言和文字,姓氏也随着汉化,不过是过渡时间长短不同罢了。用单音姓氏呼唤姓名简洁明快,节奏清晰,确实方便实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姓氏方面的复古倒退,但最终还是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譬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民族大融合,鲜卑族人悉改汉姓,拓跋宏以身作则,率先改为元姓,称元宏。一呼百应,其他贵族也纷纷变更复音姓氏为单音姓氏,使穆、刘、陆、贺、楼、于、尉等姓氏得到迅速扩大。继尔,代北复姓和三字姓,关西复姓等所谓的“五胡”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变为单音姓氏。但是,在鲜卑人宇文泰灭西魏建立北周政权以后,却逆潮流而动,强令原来改为汉姓的人一律改为复姓,又赐汉族单姓人以鲜卑族复音姓氏,如李弼赐姓徒河、王勇赐姓库汗、赵贵赐姓乙弗、杨忠赐姓普六茹、李虎赐姓大野等等。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宇文泰还下令军队士卒统统改为其将帅的鲜卑复音姓。宇文泰在姓氏方面的倒行逆施,自然而然地遭到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时隔不久,杨坚任北周宰相时。下令被改为鲜卑族复音姓氏的文武官员,一律改为原来的汉人单音姓氏。
姓氏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的原因之一,与中国文学有着渊源关系。唐宋时期,诗词之学勃兴,诗人词家层出不穷。古人写诗词,除有严格的音韵要求限制外,还必须接受字数的约束。所以,在诗词中遇有复音姓人名,有的便被减了字。比如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中有“玉桃偷得怜方朔”句,句中的“方朔”,即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又如宋朝诗人吕惠卿诗中有“面折马光于讲筵”句,其中的“马光”即大名鼎鼎的司马光。由于这些影响,复姓东方、司马中,有的人便改为方姓和马姓了。
姓氏由复音向单音转化,确是中国姓氏发展的重要趋势。
2.姓氏通过省文减笔向简化发展
我们知道,中国姓氏有盘根错节的起源,所以姓氏种类也就错综复杂,使用的汉字也多种多样。现在,不少汉字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些汉字的消逝,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姓氏的演变有内在联系,原因就是中国姓氏有一个由省文减笔而简化(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公布的汉字简化含意不同)的发展趋势。中国姓氏形成的诸多原因中有以地名命姓氏。古代的地名多带“邑”字,即今天汉字中处于右侧的“阝”,所以姓氏最初形成时,有一部分属于带邑字的汉字。如曾姓,初为鄯姓,屑姒姓分支,是夏朝王族的后裔,夏帝少康封其幼子曲烈于郜地,形成酆姓。鄯地,在今山东省,因地取姓。郜姓使用了近千年,到春秋鲁襄公六年,莒国灭鄫,鄫国太子巫在鲁国作官,省文去“邑”字旁改为曾姓,其后有曾参,即孔子的学生曾子。这个鄫字,今天已不常见了。与上述情况类同的还有邗姓改作于、郧姓改作成、邾姓改作朱、鄙姓改作云、鄣改作章等。
因为其他各种原因省文去字改姓的也很多,如熊姓有的改为能姓、雲姓去“雨”字改为云姓、谭姓去“言”字改为覃姓等等。
由于语音的变化,也有一些姓氏在读音不变的前提下,改为简便用字。如郭姓,初为虢姓,属春秋时以国名命氏之类,后因虢与郭读音相同,而转化为郭姓;共姓源自恭姓,因读音相同改为共姓等等。诚然,在姓氏发展中,也有的不是省文减笔而使之简化,而是增文加笔而使之繁化。如召姓增邑字而为邵姓,共姓又加水字为洪姓等。但统观全面,省文减笔在整个姓氏发展过程中是自然趋势,比较适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直至今天,仍有的姓氏采用省文减笔的方式来简化姓氏。增文加笔使姓氏复杂化,在姓氏学上只是一种现象,不是主流。
还有一些姓氏并非是当姓人为简便而省文减笔简化姓氏,而是按照汉字改革方案由国家统一简化的。如衔姓改为卫姓、颇姓改为顾姓、割姓改为刘姓等
3.民族融合促进了姓氏的演变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民族大融合每融合一次,整个中华民族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民族融合促进了姓氏的演变,而姓氏的演变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从商朝到东汉,在中国境内的众多民族,经过十六国和南北朝,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并入了汉族,各族的姓氏也纷纷改为汉族的姓氏。尽管有的仍沿用原民族姓氏,但随着汉化,也成为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姓氏也成为汉族姓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现象,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大部分。大将尉迟敬德阿史那杜尔等,其先祖皆为少数民族,但在当时已与汉人没有多少差别了。
北宋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有一支少数民族,由于敬仰宋朝名臣包拯,归附宋朝,求皇上赐姓包氏,因此包氏家族中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元朝本来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早在未统一中国时就下诏学习汉族文字和语言,有一些人便改了汉姓。后来,元朝统治期间,又有诸如布鲁海牙(改姓廉)、赵良弼(本姓要术甲)、刘国杰(本姓乌古伦)、王绚(本姓耶律)等人改为汉姓。元朝灭亡,蒙古族及其他人辗转迁徙,逐渐融合于汉族人之中,大都改从汉姓。今天居于河南省濮阳十八郎的杨氏,其祖先即西夏人,本为唐兀氏;居于福建的萨氏,不少人是萨都刺之后;居于江西的揭氏,部分是蒙古族人揭俣期的后裔。元朝少数民族人氏改汉姓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因事而改,二是因斜音而改,三是从汉族中大姓而改。
民族的融合促进姓氏发展,在近代也不乏其例,这方面主要应当归功于满族人。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是满族人所建。清朝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满族统治者不愿放弃其原有的复杂的姓氏,尽管他们几乎全部都使用汉语,但不愿改为汉姓。可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姓名称呼通常是采取二字和三字,四字偶尔也有。满族人连姓带名往往要有六个字以上,平素称呼极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现象,即只呼名,不呼姓。如:清朝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好友敦敏、敦诚兄弟,并不姓敦,而是清朝宗室阿济格的后人;乾嘉时名将傅陛电不姓傅,本为郎佳氏,满族人。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并不姓启,画家溥松窗并不姓溥等等。谁能保证,如此下去,不会产生新的姓氏呢?
4.“姓随人便”
自古以来,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姓什么取决于自己的祖先,具体说取决于自己的父亲,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姓氏贵贱有别的封建主义观念的淡薄与溃灭,"姓随人便”的现象便屡见不鲜了,从而成为中国姓氏发展中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趋势。姓氏,曾一度被看作是神圣的,对冒姓他氏的人常常被视为不孝,谓为某姓不孝子孙;一人赘他人为婿,还须自称“小子无能,改名换姓";所谓的仁人侠士常以“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引为自豪。这种封建社会的遗俗虽然至今仍有残存,并在人们中间流行,尤其是在文化落后的地区,还根深蒂固,但殊不知这种传统观念早在古时候就被人打破了。应当承认,少数民族在这方面是作出了表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的姓氏古已有之,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所以能够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姓氏,使中国的姓氏得以发展扩大,很大程度上也是从“姓随人便”这一原则中滋生出来的。据报刊资料的披露,现在河南省某地出现一个新的复姓--唐穆,这个姓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据载,唐穆一姓的出现确有一些来历。一唐姓男子和一冲破家庭阻力与之结合的穆姓女子结婚,夫妇相互爱慕尊敬,生下的孩子取双方之姓,合成复姓“唐穆”。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新的姓氏,在全国决非仅此一例,应当得到认可。姓氏的选择应当由其本人或本家庭自己决定。每一个姓氏最初出现时,不也是全新的吗?
姓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一些,的确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囊括得了的。譬如姓氏发展过程中还有同姓异音最后归结为一常用音调的姓氏上来,同音讹传以致将错就错等客观现象,这里不再赘述。
中国的姓氏,现今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杜若甫两位学者完成的一部170万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56个民族的姓氏已达11969个,世界第一大姓并非《吉尼斯世界大全》上记载的“张”姓,而是人口数超过 8700万,占汉族人口7.9%的“李”姓。研究结果还显示、李、王、张、刘、陈五大姓氏总人数达到3.5亿,原列《百家姓》之首的“赵”《千家姓》之首的“朱”、《清康熙御制百家姓》之首的“孔”,按目前人数分别排列在第 7、14 和 72位。胡姓原在唐太宗御敕编修的《氏族志》中排列在 108位。现今在百大姓中排第13位。据遗传所副研究员袁义达介绍,《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单字姓 5327个、双字姓4329个、3至9个字的姓2316个,同时还有3136 个异译、异体字姓氏,它是迄今为止收录我国姓氏最多的一部专著。当今应说,百家姓应该是万家姓了。
中国姓氏学,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学科。现今我们在这里编辑汇总,既是对姓氏宗族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进行研究,也是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姓氏学提供资料,以丰富其内容,使这一学科的鲜花开放得更加灿烂、更加艳丽。(待续。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