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李姓起源

时间:2021-09-28 18:07:02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
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
 
(续上)李姓起源
    唐太宗于贞观十二年(638),令高士廉等刊正姓氏,修《氏族志》。开始,高士廉等没有认识到太宗的意图是通过修订《氏族志》来拾高皇室的地位,因而按照老框框来编撰。当时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世族,尽管受到农民战争的打击,但仍根深蒂固,社会地位尤高。在这种以山东大姓为贵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下,高士廉等人便列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贞观十二年(683)书成,合293姓,6651家为九等。把山东老牌土族崔氏列为第一等,这使太宗十分生气,他明确地表示:“我今特定姓族者,欲崇重今朝冠冕,为何崔民干犹为第一等,不须论数世以前,只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一席话,把太宗修订《氏族志》的指导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太宗以政治手段来干预习惯势力,并以强权来改变姓氏的等级,这样,按功德高低和当朝官爵的高低来重定氏族的等级,必然使建立唐朝的关陇士族跃为第等级。
    按太宗意图重新修订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第二,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氏族志》后来虽经武则天修改为《姓氏录》,武姓得以抬高,但终唐之世,皇族李氏仍是姓族之首。前述唐朝大量赐姓,这是唐朝以政治手段来突出国姓的典型表现。通过赐姓,大量的假血缘李氏加入了李氏宗族的队伍,被赐李姓的人士也因政治地位的提高而忘乎所以。然而,一旦被赐姓者违背了皇朝的意志,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收回国姓。
    唐朝之后,李姓的政治地位急剧下降,字文泰在建立北周政权后,强令原来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改汉姓的人一律改为复姓,又强赐汉族单姓人为鲜卑复姓,如李弼被赐姓徙河,李虎赐姓大野,直到北周时,杨坚下令复原汉人单音姓氏,他们才得以复李姓。
    更有甚者,朱明王朝时期,朱元璋把政敌陈友谅及主要部属钱、林、袁、李、孙等姓的后裔,都贬到新安江上当渔民,并不准他们上岸居住,不准他们入学读书,不准参加科举,甚至不许穿鞋子,当年被视为上等的大唐国姓,在这里却沦落为贱民之列,李姓在政治漩涡中的升降,由此可见一斑。
    又《路史》载:老子的后代有的以祖先李利贞(即得姓始祖)的利字为利(1i)姓。汉代有利乾,明代有利本坚。
    总而言之,京、邴、利、邓姓为李姓之分支姓氏。
    “盛唐气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骄傲,用什么灿烂的辞藻去形容它都不过分;唐王朝李姓宗室起于晋却源于陇西:
    从陇西走进长安,意味着李姓不再是百家姓中的普通一员。
    从陇西走进长安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李姓分布地域遍布神州,史籍载李氏郡望存13个之多。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诗曰: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时至当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庞大的李氏家族,拥有众多的堂号和郡望。所谓“郡望”,是指长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从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李氏家族的主要分布。
    史籍记载的李氏郡望有13 个,它们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阳李氏、鸡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丽李氏、范阳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还有一个是陇西徙京兆的李氏。
    略阳李氏出自廪君之后,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汉末大乱,于是迁于汉中(今陕西汉中)杨车坂,号杨车邑。曹操定汉中,又从杨车坂再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南),以后便定居下来,故被称为略阳李氏。
    略阳李氏家族是至将军李武时归魏而迁略阳的。李武生东羌猎将李慕,李慕生五子:辅、特,骧,庠、流。李辅,为骁骑大将军,二子李特,字元休,宜威将军、长乐乡侯,咽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谥景帝,庙号始祖,三子李骧为骁骑将军,以其子李寿即帝位,而被迫谥为献帝;四子李庠,字元序,为威寇将军,杨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为秦文王。
    李特三子,始、荡、雄。李始为武威将军,李荡为骁骑将军:李雄,字仲隽,为位前将军,即帝位,国号蜀,在位36年,谥曰武帝,庙号太宗。李蔼有五子:班、稚、玝、都。李班。字世文,袭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杀之于殡宫;李琀,为中领军,李稚为将军,皆死于氐人,李玝弃涪城奔晋都,为中宗所杀。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为建宁王、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李期,字世运,杀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骧子李寿废之为邛都县公。谥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骧子李寿,字武考,废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谥昭文皇帝,庙号中宗。
    李寿有三子:势、广、福。李势,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国亡,晋封之为归义侯、广大将军、汉王,后因求为太弟而坐罪,贬临邛侯,自杀。
    李寿弟李攸,为安北将军。李流子李世,为位将军。(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