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李姓起源
时间:2021-10-20 14:24:59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续上)李姓起源
浙江缙云李氏,开基先祖为唐代李阳冰台湾李振球先生有“陇西李氏,源出一家”一说,浙江缙云李氏家族的源流,按李振球先生家中所藏宗谱记载,知其宗族始于唐朝李阳冰。李阳冰,籍贯赵郡,他在唐时期,来到浙江缙云县当县令。李阳冰在任期间,某年,缙云境内大早,人民饥困,作为县令的李阳冰十分忧虑,相传他因爱民心切,而设奠祷于城隍庙,请求上天速赐甘霖,并起誓说:“若三日不雨,必焚君庙。”后三日已到,天空晴朗无雨,李阳冰于是按其誓言,引火焚庙,一时间,城隍庙宇火焰冲天。正在这时,庙宇上空突然乌云密布,随着滚滚雷声,大雨倾盆。借助神功,缙云久旱逢甘雨,是年喜获丰收。这件事过后,李县今因感城隍神恩,而重修庙宇于西山之颠,起名为“西山庙”。李阳冰善篆书,有“篆圣”之称,他亲笔写下了祈雨始末,以篆书刻碑,树立于庙侧,碑名为“缙云城隍庙重建石碑”。此碑约三四百字,迄今已历一千二百多年,现上海商务印书馆法帖中收有该碑拓本。
李阳冰在仕内除了留下“缙云城隍庙重建石碑”外,还有另一座石刻,即“黄帝祠字”碑。
后来,李阳冰离开缙云,到繁昌去当县令,他的后裔定居于繁昌,于是又有李志写的谱序。李志正是缙云李氏宗族之祖李阳冰的后裔,他发现自己家中所藏宗谱世系,与繁昌的李氏宗谱世系有一致的地方,于是考证两地李氏,实为一源。
根据缙云宗谱记载,李阳冰的后人,有名皋者,曾任厦门守备,不久又调任台州(今属浙江)守备,李皋就成为台州李氏的始祖。李泉其人,红髯,身长九尺,知兵法,在宋朝时封为健将。
李皋之后裔,有大德公者,把家从台州迁到了缙云,他便是缙云李氏之始祖。据说德大公是一儒者,他从台州翻山越岭来到缙云,遍访崇山峻岭,最后在距离缙云十里的周村居住下来,以当私塾先生为业,他所取甚薄,只求膳宿,实为义孝,就这样干了十年。周村有长者见其每日就餐前,先将学生送来的饭菜焚香供拜,问后知他因先人尚无可葬之地,而随身供奉,很为感动,于是许他择村前郑氏宗族之地,葬其先人骨灰。这样,李大德终于以十年的义教和孝行,得到了一块风水宝地。
李大德公九世孙,即当上宋朝刑部尚书的李志。李志,字旭山。传说他曾就读于仙都峰书院,一天傍晚,志公在专心攻读经书,忽见窗外伸进一只黑茸茸之怪手,诗公毫不惊恐,信手以笔在黑手当中写下旭山二字,只听得窗外有乞饶之言,说:“请大人宽恕”。志公于是对他说:“附近田蛙呱噪,如能驱去,就放了你。”窗外说:“当为大人效命。志公即以湿布擦去旭山二字,怪手即隐。-会儿呱呱之蛙声果然远去,从此独峰书院方圆半里地内,不闻田蛙之声。对此,李振珠先生曾亲去考察,竟确属真实,可谓奇矣。
缙云李氏宗族发展至今,子孙众多,支派亦多。每一支宗支,都各有宗祠。由于同出一源,而集资合建总祠于缙云城内。各支派选一理事,组织总祠理事会,主持春秋祭祀。宗族内部,排定字行,区分辈份,秩序井然。
后来,李阳冰离开缙云,到繁昌去当县令,他的后裔定居于繁昌,于是又有李志写的谱序。李志正是缙云李氏宗族之祖李阳冰的后裔,他发现自己家中所藏宗谱世系,与繁昌的李氏宗谱世系有一致的地方,于是考证两地李氏,实为一源。
根据缙云宗谱记载,李阳冰的后人,有名皋者,曾任厦门守备,不久又调任台州(今属浙江)守备,李皋就成为台州李氏的始祖。李泉其人,红髯,身长九尺,知兵法,在宋朝时封为健将。
李皋之后裔,有大德公者,把家从台州迁到了缙云,他便是缙云李氏之始祖。据说德大公是一儒者,他从台州翻山越岭来到缙云,遍访崇山峻岭,最后在距离缙云十里的周村居住下来,以当私塾先生为业,他所取甚薄,只求膳宿,实为义孝,就这样干了十年。周村有长者见其每日就餐前,先将学生送来的饭菜焚香供拜,问后知他因先人尚无可葬之地,而随身供奉,很为感动,于是许他择村前郑氏宗族之地,葬其先人骨灰。这样,李大德终于以十年的义教和孝行,得到了一块风水宝地。
李大德公九世孙,即当上宋朝刑部尚书的李志。李志,字旭山。传说他曾就读于仙都峰书院,一天傍晚,志公在专心攻读经书,忽见窗外伸进一只黑茸茸之怪手,诗公毫不惊恐,信手以笔在黑手当中写下旭山二字,只听得窗外有乞饶之言,说:“请大人宽恕”。志公于是对他说:“附近田蛙呱噪,如能驱去,就放了你。”窗外说:“当为大人效命。志公即以湿布擦去旭山二字,怪手即隐。-会儿呱呱之蛙声果然远去,从此独峰书院方圆半里地内,不闻田蛙之声。对此,李振珠先生曾亲去考察,竟确属真实,可谓奇矣。
缙云李氏宗族发展至今,子孙众多,支派亦多。每一支宗支,都各有宗祠。由于同出一源,而集资合建总祠于缙云城内。各支派选一理事,组织总祠理事会,主持春秋祭祀。宗族内部,排定字行,区分辈份,秩序井然。
(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