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李姓起源
时间:2021-11-10 09:06:05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续上)李姓起源
李轨建立凉国后,其集团内部渐渐出现矛盾。开始,李轨以梁硕为谋主,梁硕谋略过人,遭众人忌怕,李轨之子仲琰就在李轨面前说梁硕的坏话,李轨不能明察是非,杀梁硕,致使众心疑惧。继而,李轨信任的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弟兴贵勾结,按照李渊的意图,先劝其归唐,不成,就诱其攻唐。武德二年(619),兴贵、修仁偷偷引来胡,兵围攻李轨,李轨率领步骑千余迎战,失败,被安修仁抓住,送长安斩首。
李轨从据兵自立到兵败被斩,共历时三年,凉国可谓昙花一现。
李子通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他一度自称皇帝,国号吴。李子通,东海丞(今山东枣庄南)人,幼年以渔猎为生。隋朝末年,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起义,“避征役者多往归之”,李子通也在这时,投入长白山义军,属左相才部,自号博山公。子通能仁爱待人,归者遂多,不到半年就拥有人众上万,于是遭到左相才的猜忌。李子通离开相才,引众南下,自称将军。大业十一年(615),称楚王,接着击败据守在扬州的隋将陈棱,占领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建元明政、江南人士多归之。
李子通建吴国后,又渡江击败沈法兴,占领今苏南、浙江地区,一度迁都余杭(今浙江杭州)。武德四年(621),降唐的杜伏威派兵讨伐子通,子通败,被杜伏威俘获,送至长安,高祖宽容李子通,并赐以田宅。武德五年(622),李子通自长安逃出,欲聚兵重来,被俘获杀死。李子通建的吴国,两年而亡。
隋末起义军领袖李密于公元 617 年改元即位,称魏公。
隋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导致一场气势磅礴的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其中,瓦岗军是河南一带起义军里最强大的一支,领导这支起义军的是翟让和李密。
李密对瓦岗军的影响十分重大。《隋书·李密传》载:密,字法主。其祖父耀,为北周柱国。父宽,自周到隋,数朝将领,官至柱国,封蒲山公。李密文武兼备,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后因参加杨玄感起义失败,被捕,穿墙而逃,隐于小村中教书为业,不久又被发现,被迫参加瓦岗军。
李密参加了瓦岗军,就去游说附近的王伯当、王当仁、周文举、李公逸等郡,联合起来组成一军,一时间瓦岗军势力大振。为此,翟让十分敬重李密。李密又提出夺取隋朝粮仓的主张,以“就仓吃米”号召群众。于是隋朝的重要粮仓河南巩县兴洛仓被瓦岗军打开,男女老幼,背筐载篓,听凭取食。不久,又夺取了回洛仓和黎阳仓。李密的“就仓吃米”的办法,极大地吸引着饥民,瓦岗军发展到数十万人。
炀帝为了镇压瓦岗军,遣调有名的悍将张须陀做荥阳通守。翟让数为须陀败,听其来便想退避。李密却很冷静,他说:“张须陀勇而无谋,骄傲轻敌,一战可擒。”他在荥阳大海寺北面林中分兵千人埋伏下来,先由翟让迎战,诈败诱敌。张须陀果然中计,追了十多里,中伏兵败。于是,翟让、李密、徐世勣、王伯当合军围攻,杀死张须陀。瓦岗军取得了第一个巨大的胜利。
(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李轨从据兵自立到兵败被斩,共历时三年,凉国可谓昙花一现。
李子通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他一度自称皇帝,国号吴。李子通,东海丞(今山东枣庄南)人,幼年以渔猎为生。隋朝末年,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起义,“避征役者多往归之”,李子通也在这时,投入长白山义军,属左相才部,自号博山公。子通能仁爱待人,归者遂多,不到半年就拥有人众上万,于是遭到左相才的猜忌。李子通离开相才,引众南下,自称将军。大业十一年(615),称楚王,接着击败据守在扬州的隋将陈棱,占领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建元明政、江南人士多归之。
李子通建吴国后,又渡江击败沈法兴,占领今苏南、浙江地区,一度迁都余杭(今浙江杭州)。武德四年(621),降唐的杜伏威派兵讨伐子通,子通败,被杜伏威俘获,送至长安,高祖宽容李子通,并赐以田宅。武德五年(622),李子通自长安逃出,欲聚兵重来,被俘获杀死。李子通建的吴国,两年而亡。
隋末起义军领袖李密于公元 617 年改元即位,称魏公。
隋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导致一场气势磅礴的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其中,瓦岗军是河南一带起义军里最强大的一支,领导这支起义军的是翟让和李密。
李密对瓦岗军的影响十分重大。《隋书·李密传》载:密,字法主。其祖父耀,为北周柱国。父宽,自周到隋,数朝将领,官至柱国,封蒲山公。李密文武兼备,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后因参加杨玄感起义失败,被捕,穿墙而逃,隐于小村中教书为业,不久又被发现,被迫参加瓦岗军。
李密参加了瓦岗军,就去游说附近的王伯当、王当仁、周文举、李公逸等郡,联合起来组成一军,一时间瓦岗军势力大振。为此,翟让十分敬重李密。李密又提出夺取隋朝粮仓的主张,以“就仓吃米”号召群众。于是隋朝的重要粮仓河南巩县兴洛仓被瓦岗军打开,男女老幼,背筐载篓,听凭取食。不久,又夺取了回洛仓和黎阳仓。李密的“就仓吃米”的办法,极大地吸引着饥民,瓦岗军发展到数十万人。
炀帝为了镇压瓦岗军,遣调有名的悍将张须陀做荥阳通守。翟让数为须陀败,听其来便想退避。李密却很冷静,他说:“张须陀勇而无谋,骄傲轻敌,一战可擒。”他在荥阳大海寺北面林中分兵千人埋伏下来,先由翟让迎战,诈败诱敌。张须陀果然中计,追了十多里,中伏兵败。于是,翟让、李密、徐世勣、王伯当合军围攻,杀死张须陀。瓦岗军取得了第一个巨大的胜利。
(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