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李姓起源

时间:2021-11-23 09:00:50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
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

(续上)李姓起源
   
    李氏建立的后唐终亡于契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的作者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公元 937 年徐知浩建南唐,复其故姓李,名升,至 975 年,北宋兵人金陵,南唐灭。
    五代时期,南方大小割据势力盘踞一方,建立政权。在南方的割据政权中,疆城最广、实力最强的,莫过于吴和取代它的南唐。南唐更是保持安定时间最久,治国成效最显著。南唐王朝的缔造者,是自称唐宗室后裔的李升。9世纪末叶,杨行密在与诸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得到江淮之地。他招抚流散,发展生产,轻徭薄敛。又善用人,先后得袁袭,高朂 、李神福、徐温、台潆及沙陀骑将李承嗣、史俨,因而国家安定,军队强大,很快就拥有三十州及五节度使的辖区,江淮出现了繁华景象。902 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其政权为南方十国中的吴国。杨行密死后,吴国丞相徐温执政,他居于金陵,命其子徐知训驻广陵,又命养子徐知浩驻润州,于是,吴国内外,悉为徐氏控制。徐知浩,徐州人,本姓李(一说姓潘),名升,他自言是唐宗室后裔。其父李荣遇乱不知所终,李升很小就流落民间,备尝辛酸。杨行密攻漳州得之,命徐温收为养子,改名徐知浩。徐温不仅抚养他成人,还培养和发挥他的才干。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刺中、润州团练使。这期间,李升治州有方,其府库充实,城壁修整,深得徐温赏识。
    公元 918 年,吴国将领朱瑾杀了徐知训,徐知浩在润州闻变,急忙渡江赶到广陵,安定秩序,遂代徐知训执政。徐知浩执政期间,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特别是进行了赋税改革,使吴国“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李升的威望日高,便图谋代吴。公元 927 年,徐温死,此时徐知浩力量积蓄已久,士民归心,他先拥吴王杨溥为皇帝,至 937 年,自己受吴“禅让”,建国号唐(史称南唐),改元升元,以金陵为都。不久,复姓李,改名升,以唐宪宗子吴王恪为祖,开创了南唐帝业。自称帝后,李升继续发展农业生产,他减免赋税,均定田租,奖励垦荒,发展经济作物和发展工商业,使江淮独在五代乱世中能“比年丰稔,兵食有余”。李升在南唐实行“保境安民’措施,使人民得以摆脱战祸,致力于生产。南唐的安定局面及较高水平的社会生产,为全国再度统一莫定了物质基础。李升不愧是一位善于治国安民的政治家。陶懋炳在《五代史略》中说:“南方诸国君主固无出其右者,中原的“小康”之主后唐明宗也难望其项背,能胜过他的惟有后周世宗。”可见,史家对李升的评价颇高。李升死于丹药中毒,在位仅七年。李升死后,其子李璟即位,他没有继续采取李升的施政方针,致使内政腐败,所用非人,使南唐走向衰落。
    南唐元宗李璟和后主李煜,虽然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然而却都多才多艺,善诗词,工书画,李煜还懂音律,父子俩的作品被后人台集为《南唐二主词》。公元 975 年,北宋兵人金陵,后主李煜被俘而降,南唐历时 38 年而亡。
    李顺本是四川茶农,不堪官府压迫而揭竿,公元 994 年建立大蜀政权,称大蜀王。失败后下落不明,也有人说到了广州。
    北宋时期,川陕地区农民义军首领李顺创建的大蜀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北宋初年,军队和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加上不断对辽和西夏用兵,政府开支日增,于是对人民的剥削也越来越重。其中对四川地区的掠夺尤为严重。公元 993 年,四川地区遭受旱灾,官府却不顾人民死活,“赋敛急迫”,迫使农民铤而走险,起义反抗。
    在四川首先起义的是王小波,他以贩卖茶叶为生,由于政府对茶叶垄断专卖而失业,他对饥饿的群众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因而十天之内队伍发展到几万人。同年十二月,王小波在战斗中受伤死亡,起义军就由王小波的妻弟李顺继续领导战斗。
(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