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连载)--李姓起源

时间:2021-11-25 08:59:27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木铎
编者按: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9月13日起,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将连续编纂、刊载《中华姓氏文化》。
  《中华姓氏文化》将讲述姓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也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以及他们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
  《中华姓氏文化》在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网站连续刊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欢迎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对此事提出好的建议,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
 
\
 
(续上)李姓起源
    此后,西夏相继有桓宗李纯祐,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继位,此时蒙古部落势力逐渐强大,对西夏不断发动战争,西夏连遭重大伤亡,后来想联金抗蒙,但金朝也国力衰亡。乾定四年(1226),蒙古军大举攻夏,献宗惊惧而死,献宗之侄李观被拥为帝,是为末帝。第二年,蒙古军围西夏中兴府半年,李目见被迫出降,旋为蒙古军杀死。至此,立国190年的西夏政权,亡于蒙古。党项李氏所建的西夏国,历时长,影响深远。
    公元 1644年,王李自成率农民义军冲入北京,结束了明期二百七十余年的统治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灾荒连年,尤其是陕西大旱,人民饿死者无数,而明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强迫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交纳赋税,这就使明末以来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规模空前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如不可阻挡的洪流,迅猛爆发。
    李自成(1606-1645),米脂(今陕西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自成幼时为邑中大户艾氏牧羊,长大后为银川驿卒。《明外史·李自成传》记载,李自成的父亲曾梦见神告诉他,以破军星为他的儿子。待自成长大,“数犯法”,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很不安分守已。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李自成,在崇祯年间,投身于其舅高迎祥的起义军中,为副将,高迎祥自称闯王。后高迎祥,李自成及廷安的张献忠等 13 家共十余万义军汇集在一起,起义军迅速护展到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崇祯八年(1635)一月,起义军 13家 72 营大会于荥阳,讨论拒敌方针,这就是有名的荥阳大会。会上,李自成提出了“宜分兵定所向”的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战略方针,又提出战争中的战利品各军平均分配的建议,使起义军以后的战斗有军事目的,有计划,同时大大增进了农民起义军的内部用结,从而不断取胜。
    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在战斗中被俘牺性。李自成继任闯王,势力迅速发展,当时朝廷对付边事,财政赤字庞大,军事力量脆弱,因而当政者对义军采用剿抚并用的政策。李自成等人粉碎了明朝政府的剿抚政策,先后占据晋、豫、湖广、巴蜀,又攻陷风阳,崇桢末在西安称王,立国号“大顺”。年号“永昌”,造历书,封功臣,开科取大顺政权镇压了一批反动官吏,并颁布了-些经济、文化措施,如均田免粮、平抑物价等,继而准备进取北京。
    明朝政府尽管采取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战略部署来围剿起义军,但起义军仍然奋力斗争,使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李自成在斗争中总结经验教训。精心考虑制定革命的政治纲领和建设农民军队等问题,提出"均田免粮”的战斗纲领,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热烈欢迎。群众中流传的歌谣说:"吃汝娘,着汝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可见,李自成得以建立大顺政权,是以广大群众的拥护为基础的。
(待续  摘自《中华姓氏起源》)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