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机构概况 > 二级机构 >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分支机构2021年度工作汇报(九)

时间:2022-01-26 09:01:58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孙云霞
九、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工作汇报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  孙云霞

\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时光荏苒,2021不知不觉即将过去,这一年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让我们不方便的同时,也静下心来韬光养脢,学习完善自己。总结一年来工作,在学会的领导下,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遵守学会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完成学会安排的各项工作。
    二、牢记使命,牢记社会责任,文艺要为时代讴歌。
    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为时代发声,是提振大众人气的有力武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艺作品,那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和文化符号。我们牢记我们的使命,历史责任感。
    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倡导就地过年,有一亿多人就地过年,家乡的年让他们魂牵梦绕。在学会支持下,实时组织了“年在心中”全国网路征文活动,也是因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俗都是非遗,春节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征文活动同时还与民俗画家结合,为每篇优秀文章配上场景还原的民俗画,唤起大家对春节的回忆,对家乡的回忆,对童年生活的念念不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已消失的年俗也得以再现。共收到26个省市102个城市共198篇不同形式的文章,这些文章每天发表,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陪伴大家度过春节,很多文章感人至深,触动心弦,活动赢得了社会赞誉。
    也是年初,一月的石家庄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策划组织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以艺抗疫,温暖河北”的网络艺术展,组织艺术家们用各种技艺创作抗疫作品,将这些作品通过公众平台《燕赵之恋》系列发表,为石家庄加油,为河北加油。那些艺术再现白衣天使、守护家园的志愿者、全民抗疫、勇闯一线的记者形象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艺术佳作,提振人心,为全民抗疫助力。
    传统技艺再现红色记忆。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非遗工委艺术家们也用艺术的方式向党致敬。尤其副主任王锋,饱含深情,赶制出100位革命先烈艺术剪影,再现革命先烈的刚毅、坚强,重温革命事迹。副主任尹剑情通过内画艺术绘制了毛主席诗词10首,寄托对伟大领袖的崇敬之情。非遗工委也策划组织了党建百年小毕诗词书画展暨紫薇文化节庆祝建党百年。
    副主任李爱军6月28日参加央视建党百年首批历史文化传承人颁奖典礼,荣获建党百年首批武强年画传承人。其中华传统礼规学传承工作还于3月入选央视两会会刊《大国崛起  国韵风华》。通过为社会服务,讴歌时代,艺术家思想也得以升华,更一步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弘扬本土文化,传播正能量,提高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知之甚,才能爱之切。为爱家乡,爱国家尽一份力。我们这一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但是缺乏弘扬,为它拂去浮尘。我们通过非遗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让本土文化呈现光彩。今年上半年,在学会书记张静指导下,我们非遗工委全程指导了四十三中29班的“追寻家乡的根,留住民族的魂”的社会实践主题活动,活动为期半年,带领学生们对石家庄文化进行梳理调研,并在6月12日第五个文化和自然日组织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助力学校“我爱石家庄”活动。
    赵佗,作为石家庄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人,在南北方以至海内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9月11日在学会支持下,非遗工委策划组织了“作家张兰亭赵佗文艺作品暨赵佗文化研讨会”,学会领导刘良业、李赞参会并刘良业主席发表致辞。考虑疫情管控,会议分上午、下午两场,省会文化界名人70多人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会议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对赵佗文化又引起社会的重视。
    10月6日,我们又策划组织了民俗画家刘现辉文化现象研讨会,对民俗画家刘现辉那些还原历史,再现农村生活、童年记忆的作品进行肯定,对画家的有自觉自发到参与党建采访老兵画抗日事迹等思想升华进行了总结,他的文化发展现象对其他艺术家的行业引领性、标杆作用进行了研讨。这个研讨会也汇集了燕赵文化名家,同样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映。
    四、增加艺术文化交流,推动非遗文化发展
    
非遗工委不仅仅与非遗艺术家互动频繁,并且与非遗各专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助力发展。在河北砚雕行业协会换届大会和河北石雕协会艺术大赛中给与大力支持,同时学会主席刘良业、非遗工委孙云霞、郝伟乐也被河北砚雕行业协会评委艺术顾问。
    今年春节,非遗工委与正定宣传部合作,组织非遗传承人向正定人民拜年。年底,11月12月,配合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推荐采访拍摄了15位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为非遗传承的发展助力。
    中医药是非遗一大类别,是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重要文化传承,尤其在这次疫情中中医药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弘扬我们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非遗工委今年组织中医讲座,让更多人领略中医魅力,让老中医掌握的中医药知识能传下去,今年已经组织了11次讲座,仍在进行中。
   五、非遗传承进校园,让非遗传起来
    
非遗工委很多成员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纷纷将非遗文化在校园结合,一方面引进校园,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去,到非遗工作室寻访学习。办公室主任郝伟乐作为河北传媒学员雕塑系主任,在疫情管控情况下,引进铁艺王建辉、烙画鲍宁等进行学校传授技艺,并组织学生到正定走进武强年画、剪纸、拓片艺术家工作室考察学习。荣誉理事赵昆副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将赵佗文化、蔚县剪纸等本土文化和非遗文化带上课堂,作为学生课题进行研究,推动非遗文创发展。
    副主任、东风小学教导处主任高瑜老师,设计构建了东风小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结合教师和学生实际设计了七大类、六十余门课程,于9月初开始每周五的下午半天时间,组织学校2200余名学生走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活动。其中包含绳编、扎染、剪纸、彩绘、传统手工技艺等多门传统文化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深秋季节,经多方联系,高瑜老师为学生请来很多工艺匠人,在学校建立了“小小非遗工坊”,开展系列非遗体验课程,开设木板年画、传统服饰手工技艺、剪纸、水彩等特色社团。学校有三百余名学生参与了特色社团活动。通过此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程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青少年的匠人精神,进一步促进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
    副主任郭海龙,在西部长青德明古镇的海龙铁板浮雕艺术馆和石家庄植物园的海龙铁板浮雕博物馆,多次接待前来研学的团体和个人。河北电视台的《少年加油团》栏目组也多次在德明古镇拍摄学生们体验非遗。2021年6月郭海龙、郭雪携带作品到柏林庄学校给学生们讲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板浮雕的相关知识,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铁板浮雕《立冬》长期展示在河北博物院非遗常设展厅中。
    第三届石家庄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中参赛作品“铁包银系列茶合”荣获铜奖
    2021年作了一些工作,但由于疫情,常规性的非遗传承活动没有大面积的开展,没有更多的成绩。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根据宏观环境,计划如下:
    1、深入学习习近平文艺工作大会讲话,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指导非遗传承人端正正确思想,引导创作时代作品。
    2、充分发掘高校教师动能,为学会发展出力。

    3、研究探索非遗相关行业标准,如非遗传承指导老师等级认证等标准指定,为非遗传承的规范化、素质化提出标准。
    4、继续进行非遗文化挖掘整理,尽快挽救不流失。继续中医药文化讲座。
    5、适应现代方式,探索非遗传承的线上发展。
    6、如果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加快非遗进校园工作推动,带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讲课,组织校园师生走入非遗工作室近距离接触非遗。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