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分支机构2021年度工作汇报(十二)
时间:2022-01-26 14:41:33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作者:胡海燕十二、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汇报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胡海燕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胡海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相关文件精神,力所能及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活动, 影响社会促进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丰富深厚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社会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心智,外化为行为,提升文化修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大家好!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相关文件精神,力所能及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活动, 影响社会促进经典文化传承。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丰富深厚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社会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于心智,外化为行为,提升文化修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步调一致,思想统一
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变更之后,成立了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学习领会河北省传统文化学会重要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社会的需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二、健全机制,活动丰富
完善和健全了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内部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阵地基本建成结合省教育厅的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并积极组织协调,独立开展相关工作,争取相关分会支持和帮助。
走进省图和樊登读书会合作,推广经典图书阅读。
疫情期间一直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利用线上线下推广诗词吟诵。
三、资源整合,携手进步
先后与紫珊瑚少儿艺术机构合作东园古琴培训机构、如是书房等机构合作 推广经典文章诗词吟诵活动,古琴赏析活动和茶道表演等活动。将国学经典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组织了十几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如是书房刘淑言老师先后走进富强小学,建设南大街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用吟诵进课堂走进学校,给孩子们的人生输送正能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了解古文化的的内涵;同时,增进学生的文化积累,让学生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推进了课程改革。
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它包括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 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的二级机构,尽已所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的一切规章制度,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服从学会指导,努力完成学会会交给的各种任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努力!
2022年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河北省传统文化学会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推广优秀文化活动项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扎实稳步落实每一个细节,2022年分会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到位
2021年12月26日开展分会总结工作,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完善2022年工作计划,部署和落实工作细节,分项目、分责任、重宣传、重合作,扎实推进,努力做好分会的特色活动,争取脱颖而出。
二、经典文化进校园活动
同“如是书房”文化机构一起,组织吟诵进校园,在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业,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通过吟诵,让孩子们深切领会诗文的意境与内涵,与古人遥相接思,涵养性情,培育良好品德和社会风尚。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经典文化进社区
与青园社区,新华社区合作,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挥媒体优势和平台优势,组织优秀艺术家和优秀民间艺人走进各个社区,开展送节目到社区,送作品到社区等活动。与东园古琴培训机构一起推广古琴文化。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基层之中,共同建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推广经典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读经典是滋润我们灵魂的重要手段,2022我会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感谢学会各二级机构的支持以及总会的鼓励,我有信心将工作进行到底!
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变更之后,成立了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学习领会河北省传统文化学会重要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社会的需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二、健全机制,活动丰富
完善和健全了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内部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阵地基本建成结合省教育厅的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并积极组织协调,独立开展相关工作,争取相关分会支持和帮助。
走进省图和樊登读书会合作,推广经典图书阅读。
疫情期间一直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利用线上线下推广诗词吟诵。
三、资源整合,携手进步
先后与紫珊瑚少儿艺术机构合作东园古琴培训机构、如是书房等机构合作 推广经典文章诗词吟诵活动,古琴赏析活动和茶道表演等活动。将国学经典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组织了十几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如是书房刘淑言老师先后走进富强小学,建设南大街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用吟诵进课堂走进学校,给孩子们的人生输送正能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了解古文化的的内涵;同时,增进学生的文化积累,让学生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推进了课程改革。
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它包括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 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的二级机构,尽已所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的一切规章制度,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服从学会指导,努力完成学会会交给的各种任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努力!
2022年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河北省传统文化学会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推广优秀文化活动项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扎实稳步落实每一个细节,2022年分会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到位
2021年12月26日开展分会总结工作,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完善2022年工作计划,部署和落实工作细节,分项目、分责任、重宣传、重合作,扎实推进,努力做好分会的特色活动,争取脱颖而出。
二、经典文化进校园活动
同“如是书房”文化机构一起,组织吟诵进校园,在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业,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通过吟诵,让孩子们深切领会诗文的意境与内涵,与古人遥相接思,涵养性情,培育良好品德和社会风尚。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经典文化进社区
与青园社区,新华社区合作,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挥媒体优势和平台优势,组织优秀艺术家和优秀民间艺人走进各个社区,开展送节目到社区,送作品到社区等活动。与东园古琴培训机构一起推广古琴文化。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基层之中,共同建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推广经典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读经典是滋润我们灵魂的重要手段,2022我会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感谢学会各二级机构的支持以及总会的鼓励,我有信心将工作进行到底!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