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什么最重要?

时间:2023-06-28 10:09:34  来源:中华文化促进会家族文化委员会  作者:

编者按:为及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近期发布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文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一些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表达了入会意愿。为此,现将《入会申请表》附在文后,有意者可点击下载填写。并发学会秘书处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15373001017,同时也欢迎有关专家学者积极投稿(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
 
    一个人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把最好的脾气给了陌生人,而把最坏的脾气给了家人。一家人,什么最重要?和气。古人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意思是:和睦带来吉祥,不和招致祸患。首先,和气带给一家子健康平安。有研究证实,人的疾病70%由于家庭不和,癌症50%来自家庭不顺。人活的就是一个心情,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却整天鸡飞狗跳、吵闹不休的家庭,每个人并不快乐,没有快乐也就没有健康平安。有的家庭并不富有,但是其乐融融,日日欢笑,粗茶淡饭的生活也让人羡慕。
    其次,家庭和睦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孩子在一个原生家庭里,养成最基本的品行和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待人习惯等。父母的相处方式与处事态度,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基石。只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我们才可以去谈孩子的教育,谈孩子的人生起点。家和万事兴,家业兴旺的家庭肯定是和睦的,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家庭会在“内耗”中事事不顺。家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正是因为亲近,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尊重,说话无所顾忌。不要把坏情绪肆意表现在家人面前,有时候,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伤害最深的人。
    一个人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最好的脾气给了陌生人,而把最坏的脾气给了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勺子难免碰锅沿。一家人在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难免会有矛盾发生。这时切忌“冷暴力”,给家人“甩脸子”;事过就忘,别积攒矛盾;不要只是讲“理”,更要讲“情”,“情”通了,自然“理”就直了。
    一辈子,什么最重要?问心无愧。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不能事事尽如人愿,问心无愧就好。合适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钱,也不靠近权,而是靠近灵魂;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贵,也不是凡事都对,而是问心无愧。问心无愧是一个人的底气,一个人可以欺骗别人,却无法欺骗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问心无愧就是“慎独”。拨开浮萍就能看到清水,日子久了就能见到人心。行走在纷扰的尘世,最难的是一份问心无愧。生活有时候很不公平,一个人可能会被误解,会受委屈,甚至受到伤害。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选择做一个好人,毕竟,人不是活给别人看的,问心无愧本身就是回报。为人应该刚正不阿,简简单单,不去算计;本本分分,不去欺骗。处事但求中通外直,心中自有一杆秤,谁轻谁重分得清楚。有些事,放久了就清了;有些人,处久了就轻了。
    做人拿得起,做事放得下。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有时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不要太苛求自己,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苏东坡临终前,对着哭泣的儿子,坦然说:“哭什么?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必不会坠入地狱。”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颗心是光明的,还有什么可说的,何必留下什么遗言呢?这些,都是“问心无愧”的光辉例证。
    一个人,什么最重要?做好自己。每个人,既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个俗人,也是人群中独一无二之人。《坛经》:“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佛只是指出了方向,觉悟、修证还是要靠自己,其实是自己度自己,真正的智慧和福报,都是自己修成的。因此,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自己。不必讨好世界、取悦别人,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平凡的生命也会焕发出光彩。
    做好自己,首要是成为你自己。生活往往是从“认真”到“无所谓”,从不可改变到坦然接受,有太多的事情想做,却没有做太多的事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深深地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弄丢自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太不确定自己是谁,所以才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庄子把这种状态称之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我们没有成为自己,而是成了人群中失去了标签的一员。
    周国平说:“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载《入会申请表》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