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分支机构2022年度工作汇报(六)
时间:2023-01-13 10:47:28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 作者:孙云霞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工作汇报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 孙云霞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举行,石家庄解放75周年,还有肆虐三年的新冠病毒造成的影响,非遗方面我国又新增了一个世界级非遗项目。2022年,非遗工委在学会领导下,积极迎接并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非遗传承的同时,注重非遗传承的研究方面、非遗传承的深入研讨方面、非遗为社会各界赋能方面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社会效应。总结2022年工作如下:
一、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完成学会的各项工作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学会规章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学会各项工作,完成学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就非遗工委的相关工作积极向学会汇报,得到了学会的大力支持。今年学会换届,非遗工委也配合学会换届,完成了新一届学会的非遗工委组成工作。
二、注重非遗传承的理论研究
在非遗研究方面,非遗工委孙云霞、郝伟乐和学会理事陈一珉一起参与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导的省人社厅课题研究《新发展阶段非遗视角的技工院校师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课题从2月份准备到获准立项到11月份成果提交,期间学会领导刘良业会长给与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非遗工委副主任郭海龙、李爱军等参与调研工作,联系高校调研。
非遗工委办公室主任郝伟乐3月主研河北省广播电视局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非遗手工艺项目的传承与传播研究》良好结项,并发表《艺术类非遗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媒介心里分析》。4月《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载体搭建“三个文化”美育平台的可能性研究》省广电研究项目立项,发表《县级融媒体赋能“三个文化”美育效力的路径研究》,传媒一直在文化艺术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传播作用,着重研究非遗传承类的短视频在县域的发展。8月,郝伟乐组织单位赵军霞、赵昆教授,串联响堂山石窟赵立春馆长,联系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王少军副书记、吉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陈思博士、省雕塑学会会长黄兴国教授、河北师大雕塑系于焕新主任,申请下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重点研究项目,《河北历史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与品牌建构研究--以响堂山石窟为例》,为冲击国家课题做好必要铺垫。
3月19日,在正定礼规中心举行了“河北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非遗工委副主任李爱军成为研究基地主任,推动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非遗工委孙云霞参会并主持会议。
三、提升非遗文化的高品质传承
时代发展的当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显魅力,呈现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艺载道,道法自然,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中国特色长效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人的价值操守与自身命运的可塑性,在不断提高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已升华为不治病却专门拔病根的神圣而不可思议的以人为载体的生命科学教育体系,不断推动和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家级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非遗工委注重提升文化传承的高品质,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传承过去大都是非遗体验、非遗研学的社会融合,体验的新奇性比较强,几乎很少有非遗方面的研讨会,就一个非遗项目或者一个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研讨,因此对非遗的社会认知尚未浅显。因此,今年非遗工委策划、联合主办于4月5日清明节在副主任李爱军的正定礼规文化发展中心和5月29日副主任郭海龙的海龙铁板浮雕博物馆分别举办了《“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欣赏铁板浮雕 领略工匠精神座谈会》,以及7月20日在正定阳和楼的《张兰亭创作白朴全传暨元曲文化研讨会》、8月9日的《中医文化讲座》,省会名人、高校教授、非遗行业领军人物到会指导,央视、中红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央视并在座谈会后专题采访进行报道李爱军事迹。
同时,积极与社会各界融合,作为主办方之一先后组织了6月19日的《赵玉杰从艺60周年暨快板书表演艺术研讨会》,5月18日的《学习宣传宋志毅院长光辉事迹精神座谈会》,6月3日的《红色文献精品展暨传播传承红色文化座谈会》等,参加正定青少年宫中参加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正定考察授牌仪式、。
上述活动,尽管受疫情影响,我们保持科学有效的文化交流,前期准备充分,非遗内容制作了几十个视频短片,同时增加会议的前宣和会后的宣传工作精细广泛,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勇担肩负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社会共识。2022年2月,央视文化强国栏目等将非遗工委副主任李爱军的国家重点非遗传承的工作成果先后收录于2022人大政协《两会专刊》和“二十大”专刊,供参会代表共商国是提案参考。李爱军老师先后被聘为萨尔瓦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中华文化顾问;2022年6月,李爱军老师被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非遗工委办公室主任郝伟乐为促进非遗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研究》、《石雕与锻铜技法》、《木雕与金属焊接》课程稳步推进。上课期间,拜访了冷锻传承人王建辉老师,视频示范交流,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木雕课程期间,跨学科融合,配合新闻专业视频的录制,宣传木雕非遗的基础知识。教学期间,产-学-研立体发展,为湖北宜昌市创制《石牌抗战历史陈列馆外壁石雕》;为安徽合肥十中海上航空兵博物馆创制浮雕,雕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实践教学和思政进课堂的爱国教育完美结合,获得精英教育集团集团先进个人,年终考核为优秀。
非遗工委副主任郭海龙,于2022年4月27日,郭海龙参加了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河北展区的线上展和线上巡游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大会的召开发来贺信;4月29日,郭海龙携作品在河北博物院参加了“河北省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风采展”,并接受了来自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栏目、河北工人报、长城网、腾讯视频官网等媒体的采访报道;4月,郭雪制作的铁板浮雕《人民之子》入选“时代·新象”青年艺术创作群体线上交流展,在河北展区第四展厅展出;2022年8月,郭海龙在河北省图书馆做了题为“‘中华一绝’铁板浮雕艺术”讲座,并同步冀图微讲坛;2022年9月底开始,河北省图书馆持续举办“喜迎二十大 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匠心传承——郭海龙、郭雪郭氏铁板浮雕展”;2022年10月2日,长安•非遗文化讲堂第一讲,郭海龙讲授的“中华一绝铁板浮雕艺术”,在城市人文公共空间郭海龙民间文艺家工作室成功举办;2022年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批准在石家庄长安万达成立郭海龙文化名家工作室。
四、非遗传承为社会发展赋能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先人的智慧结晶,里面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们当代发展的根基、动能所在,因为今年注重非遗的社会成效,为社会发展赋能。
为河北红色文化助力。河北是红色文化热土,非遗工委加强红色文化支持力度。于8月15日-10月15日策划组织了《“匠艺红心”非遗红色文化作品网络展》,并在10月15日在省军博举办了非遗红色文化作品总结会及向省军博捐献仪式,艺术再现红色文化。这次活动为期40天,共展览29期,24个工艺类别118组作品,共有11位传承人捐献作品25件,并请省军博领导对非遗传承人创作红色文化作品进行了专题指导视频。其中非遗工委副主任郭海龙捐献作品,副主任王锋表示积极配合省军博创作英雄人物肖像作品,副主任李爱军、办公室主任郝伟乐等积极参与,获得相关荣誉。
为本土文化赋能。今年正值今年是石家庄解放75周年,11月12日是石家庄解放纪念日,适逢石家庄疫情封控期间,不宜做线下活动,非遗工委在燕赵之恋公众号推出了系列纪念文化,石家庄红色文化名家、红色文献收藏专家们的精彩文章,不忘新中国第一城的历史功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评。同时在推文时,发掘到解放元氏的战斗中出现的黄继光式的英雄和元氏解放的历史价值尚待推广得到重视,正在进一步跟踪。同时,积极与艺术家研讨,创作本土文化的艺术作品,推出“文物文创乐器”理念,已指导陶笛艺术家完成中山国山字形器陶笛、正定开元寺赑屃陶笛,让文物活起来,目前正在继续研发中,争取创作更多更好的河北文物文创。
在疫情肆虐的时期,针对社会关注点,从非遗里先人智慧学习,9月24日非遗工委主任孙云霞在河北博客联盟群做了《非遗视角下的幸福人生》主题讲座。从非遗先人世代传承的抗击疫情、平安吉祥元素给当代生活以借鉴、启迪,社会反映很好,让大家更深层次认识到非遗传承的作用。
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赋能。10月23日,带领14个非遗项目走进河北政法职业技术学院,向同学们展示非遗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手工魅力,并与高校领导座谈,就非遗数字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乡村发展赋能。1月7日,非遗工委组织孙云霞、郝伟乐、杨文、荣誉理事科技大学阴建华、魏晓君去西柏坡北庄村考察。后又介绍北庄村回乡青年参观、学习花馍技艺。2月15日,应元氏民俗文化研究会邀请,参加元氏县2022年“非遗闹元宵 全民助冬奥”文化下乡活动,观摩元氏非遗西关鼓杠项目;4月10日参加了省村镇经济联盟的乡村振兴会议,在会议中就乡村振兴与非遗融合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社会搭建与非遗的平台,为省电视台推荐非遗项目录制,如王锋的肖像剪映录制和河北政法职业技术学院井陉拉花机器人录制等。
其他社会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展示体验,如8月5日在正定塔元庄同福基地组织非遗传承人接待老挝大使,8月14日组织非遗项目助力专对贫困山区的青少年心理夏令营、酒类厂家的回馈客户扇面书法、地产公司的端午节非遗活动等。郭海龙、郭雪多次在铁板浮雕展馆接待省、市各级领导的参观、指导,多次指导各阶层人士参观和参加非遗体验活动。
五、社会公益事业
河北革命军事馆是河北省政府与河北省军区筹建的河北军事博物馆,非遗工委积极为河北的革命军事历史文化贡献力量,目前正在红色文物征集阶段,免费征集的公益事业。主任孙云霞率先将家藏革命文物先后2次公益捐献给革命军事馆,填补了当时的两项石家庄革命历史空白。然后积极推荐介绍红色文化名人座谈会和公益捐献,今年先后组织了7次座谈会、1次考察,3批次公益捐献工作,有社会名人快板书赵玉杰、红色文化赵文岭、河北收藏家协会文献专业委员会、河北非遗传承人等红色文化作品达几十件,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
2022年8月19日,非遗工委副会长王锋向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捐献东京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漫画肖像作品42副。
在疫情封控期间,副主任郭海龙积极参加抗击疫情义捐义卖活动,非遗工委副主任李爱军团队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
六、顺应时代,做好时代非遗
当代发展,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充分应用现代新媒体平台,建立的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继续优化提升。燕赵之恋公众号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正知正见,保持清醒、脚踏实地、求实悟真的原则,认真负责任地宣传河北非遗文化、本土文化、红色文化。介绍推介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创新品,并且推介元氏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殿林的长篇小说《鹏翼初飞—岳飞真定从军》系列31篇、学会顾问红色文献专家张清华研究专辑截至目前已67期、元曲文化研究系列5期等,推出武强年画短视频宣传篇30期、铁板浮雕作品短视频12期,以及非遗文创与本土文化结合的山字形器陶笛和正定开元寺赑屃陶笛作品,推出非遗贺新年系列等。目前,燕赵之恋公众号得到了省会红色文化、本土文化圈、省里传承人圈的认可。
《南下干部第一人》主题公众号对赵佗文化的研究现在已称为全国的赵佗文化学者的研究发表基地,对赵佗文化研究高层次、深入研讨、赵佗爱好者学习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继续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为老中医录制中医讲座视频片几十期130多G,将宝贵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用现代方式留存,造福后人。
明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第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会带领下,坚持承前启后的使命担当,积极深入推进非遗传承工作,从非遗的研究、非遗赋能、非遗文创等方面做好非遗传承发展工作。继续探索非遗传承的多样性,非遗传承融合现代化发展,做合格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非遗研究方面从非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中研究探索民族之魂,先贤智慧,文脉发展,以此来启迪当代人,提升文化自信;从非遗广泛性方面汇总提炼,从非遗专项中规范行业标准,为非遗良性发展探索出路。
在宏观条件可行前提下,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组织非遗研发非遗课件、非遗读本,以及非遗教学体系打造,非遗赋能方面继续为本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振兴赋能,让社会发展变的更精彩,真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在当代,造福后人,不负使命。继续深化红色文化中的新发现,不负先人的流血牺牲。
为学会及学会成员单位积极贡献非遗资源,用非遗文化武装学会各会员单位,回报学会的大力支持。
紧跟时代,探索非遗传承的网络推广工作,用好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优化平台质量,继续原有专辑,开拓新文化内容,增加研究内涵,合理利用,不忧不喜,不急功近利,扎实做好时代非遗宣传推广。
附:非遗工委2022年部分活动列表:
2022年1月7日,带领非遗工委郝伟乐、杨文、荣誉理事科技大学阴建华、魏晓君去西柏坡北庄村考察;
2022年1月18日,向河北革命军事馆捐献家藏文物,并牵头并推荐赵玉杰、赵文岭捐献革命文物。
2022年1月29日—2月5日,组织非遗福虎贺春活动,在燕赵之恋公众号展播;
2022年2月12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河北革命文物捐献仪式暨座谈会,并捐献家藏革命文物。
2022年2月15日,应元氏民俗文化研究会邀请,参加元氏县2022年“非遗闹元宵 全民助冬奥”文化下乡活动,观摩元氏非遗西关鼓杠项目。
2022年3月9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举办了河北红色文化座谈会,非遗工委牵头组织。本土文化名家潘卫忠、冯志生等参加。
2022年3月19日,在正定礼规中心参加李爱军“河北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并担任主持;
2022年4月5日清明节之际,在德宝轩举办了“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非遗工委策划并主办方之一。
2022年4月10日,参加省村镇经济联盟会议并发言。
2022年5月10日,参观中医药集团乐仁堂研学基地;
2022年5月14日,跟随学会考察丛台酒办事处、藁城宫面基地和晋州古树里园区;
2022年5月18日,在中国律师博物馆河北展馆举办了“学习宣传宋志毅院长光辉事迹精神座谈会”,非遗工委主办方之一;
2022年5月15日,在正定青少年宫中参加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正定考察授牌仪式,詹文宏、陈步峰、赵玉杰;
2022年5月27日,在正定礼规中心配合李爱军接受央视采访;
2022年5月29日,在河北老手艺展览馆海龙铁板浮雕博物馆举办“欣赏铁板浮雕 领略工匠精神座谈会”,非遗工委策划并主办方之一。
2022年6月3日,红色文献精品展暨传播传承红色文化座谈会在安吉书院举办,非遗工委策划、主办方之一。
2022年6月3日-5日,安吉书院非遗体验活动;
2022年6月15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举行了河北革命军事馆文物征集暨红色文化座谈会。
2022年6月19日,赵玉杰从艺60周年暨快板书表演艺术研讨会在安吉书院举办,非遗工委作为主办方之一。
2022年6月24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举办文物征集座谈会暨文物史料捐献仪式。
2022年6月28日,在习三博物馆,参加红色文献精品展,座谈会录制并宣传;张清华策划组织,王律、王建章等参加;
2022年7月20日 ,在正定举办“张兰亭创作白朴全传暨元曲文化研讨会”,非遗工委策划联合主办。
2022年8月5日,参加合事会客厅活动,在塔元庄同福基地迎接老挝大使考察,带领3个非遗项目。
2022年8月9日,非遗工委顾问贾更须证书颁发暨中医文化讲座。
2022年8月14日,参加段桂英老师夏令营,30个学生,4个非遗项目,在塔元庄。
2022年9月24日,在河北博客联盟群做了《非遗视角下的幸福人生》主题讲座。从非遗先人世代传承的抗击疫情、平安吉祥元素给当代生活以借鉴、启迪。
2022年8月15日—10月15日,组织“匠艺红心”非遗红色文化作品网络展,并在10月15日,在省军博举办了非遗红色文化作品总结会及向省军博捐献仪式。这次活动为期40天,共展览29期,24个工艺类别118组作品,共有11位传承人捐献作品。
2022年9月20日,在河北检察官学院组织红色文化座谈会,参观检察官学院、文化交流。
2022年9月21日,在河北电视台王锋录制节目;
2022年10月23日,带领14个非遗项目走进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高校领导座谈、向同学们展示非遗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手工魅力。
2022年10月25日,介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井陉拉花机器人在河北电视台录制节目;
2022年10月29日,随学会参观正定易旭集团;
一、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完成学会的各项工作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学会规章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学会各项工作,完成学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就非遗工委的相关工作积极向学会汇报,得到了学会的大力支持。今年学会换届,非遗工委也配合学会换届,完成了新一届学会的非遗工委组成工作。
二、注重非遗传承的理论研究
在非遗研究方面,非遗工委孙云霞、郝伟乐和学会理事陈一珉一起参与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导的省人社厅课题研究《新发展阶段非遗视角的技工院校师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课题从2月份准备到获准立项到11月份成果提交,期间学会领导刘良业会长给与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非遗工委副主任郭海龙、李爱军等参与调研工作,联系高校调研。
非遗工委办公室主任郝伟乐3月主研河北省广播电视局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非遗手工艺项目的传承与传播研究》良好结项,并发表《艺术类非遗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媒介心里分析》。4月《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载体搭建“三个文化”美育平台的可能性研究》省广电研究项目立项,发表《县级融媒体赋能“三个文化”美育效力的路径研究》,传媒一直在文化艺术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传播作用,着重研究非遗传承类的短视频在县域的发展。8月,郝伟乐组织单位赵军霞、赵昆教授,串联响堂山石窟赵立春馆长,联系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王少军副书记、吉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陈思博士、省雕塑学会会长黄兴国教授、河北师大雕塑系于焕新主任,申请下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重点研究项目,《河北历史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与品牌建构研究--以响堂山石窟为例》,为冲击国家课题做好必要铺垫。
3月19日,在正定礼规中心举行了“河北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非遗工委副主任李爱军成为研究基地主任,推动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非遗工委孙云霞参会并主持会议。
三、提升非遗文化的高品质传承
时代发展的当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显魅力,呈现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艺载道,道法自然,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中国特色长效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人的价值操守与自身命运的可塑性,在不断提高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已升华为不治病却专门拔病根的神圣而不可思议的以人为载体的生命科学教育体系,不断推动和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家级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非遗工委注重提升文化传承的高品质,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传承过去大都是非遗体验、非遗研学的社会融合,体验的新奇性比较强,几乎很少有非遗方面的研讨会,就一个非遗项目或者一个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研讨,因此对非遗的社会认知尚未浅显。因此,今年非遗工委策划、联合主办于4月5日清明节在副主任李爱军的正定礼规文化发展中心和5月29日副主任郭海龙的海龙铁板浮雕博物馆分别举办了《“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欣赏铁板浮雕 领略工匠精神座谈会》,以及7月20日在正定阳和楼的《张兰亭创作白朴全传暨元曲文化研讨会》、8月9日的《中医文化讲座》,省会名人、高校教授、非遗行业领军人物到会指导,央视、中红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央视并在座谈会后专题采访进行报道李爱军事迹。
同时,积极与社会各界融合,作为主办方之一先后组织了6月19日的《赵玉杰从艺60周年暨快板书表演艺术研讨会》,5月18日的《学习宣传宋志毅院长光辉事迹精神座谈会》,6月3日的《红色文献精品展暨传播传承红色文化座谈会》等,参加正定青少年宫中参加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正定考察授牌仪式、。
上述活动,尽管受疫情影响,我们保持科学有效的文化交流,前期准备充分,非遗内容制作了几十个视频短片,同时增加会议的前宣和会后的宣传工作精细广泛,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勇担肩负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社会共识。2022年2月,央视文化强国栏目等将非遗工委副主任李爱军的国家重点非遗传承的工作成果先后收录于2022人大政协《两会专刊》和“二十大”专刊,供参会代表共商国是提案参考。李爱军老师先后被聘为萨尔瓦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中华文化顾问;2022年6月,李爱军老师被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非遗工委办公室主任郝伟乐为促进非遗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研究》、《石雕与锻铜技法》、《木雕与金属焊接》课程稳步推进。上课期间,拜访了冷锻传承人王建辉老师,视频示范交流,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木雕课程期间,跨学科融合,配合新闻专业视频的录制,宣传木雕非遗的基础知识。教学期间,产-学-研立体发展,为湖北宜昌市创制《石牌抗战历史陈列馆外壁石雕》;为安徽合肥十中海上航空兵博物馆创制浮雕,雕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实践教学和思政进课堂的爱国教育完美结合,获得精英教育集团集团先进个人,年终考核为优秀。
非遗工委副主任郭海龙,于2022年4月27日,郭海龙参加了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河北展区的线上展和线上巡游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大会的召开发来贺信;4月29日,郭海龙携作品在河北博物院参加了“河北省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风采展”,并接受了来自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栏目、河北工人报、长城网、腾讯视频官网等媒体的采访报道;4月,郭雪制作的铁板浮雕《人民之子》入选“时代·新象”青年艺术创作群体线上交流展,在河北展区第四展厅展出;2022年8月,郭海龙在河北省图书馆做了题为“‘中华一绝’铁板浮雕艺术”讲座,并同步冀图微讲坛;2022年9月底开始,河北省图书馆持续举办“喜迎二十大 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匠心传承——郭海龙、郭雪郭氏铁板浮雕展”;2022年10月2日,长安•非遗文化讲堂第一讲,郭海龙讲授的“中华一绝铁板浮雕艺术”,在城市人文公共空间郭海龙民间文艺家工作室成功举办;2022年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批准在石家庄长安万达成立郭海龙文化名家工作室。
四、非遗传承为社会发展赋能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先人的智慧结晶,里面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们当代发展的根基、动能所在,因为今年注重非遗的社会成效,为社会发展赋能。
为河北红色文化助力。河北是红色文化热土,非遗工委加强红色文化支持力度。于8月15日-10月15日策划组织了《“匠艺红心”非遗红色文化作品网络展》,并在10月15日在省军博举办了非遗红色文化作品总结会及向省军博捐献仪式,艺术再现红色文化。这次活动为期40天,共展览29期,24个工艺类别118组作品,共有11位传承人捐献作品25件,并请省军博领导对非遗传承人创作红色文化作品进行了专题指导视频。其中非遗工委副主任郭海龙捐献作品,副主任王锋表示积极配合省军博创作英雄人物肖像作品,副主任李爱军、办公室主任郝伟乐等积极参与,获得相关荣誉。
为本土文化赋能。今年正值今年是石家庄解放75周年,11月12日是石家庄解放纪念日,适逢石家庄疫情封控期间,不宜做线下活动,非遗工委在燕赵之恋公众号推出了系列纪念文化,石家庄红色文化名家、红色文献收藏专家们的精彩文章,不忘新中国第一城的历史功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评。同时在推文时,发掘到解放元氏的战斗中出现的黄继光式的英雄和元氏解放的历史价值尚待推广得到重视,正在进一步跟踪。同时,积极与艺术家研讨,创作本土文化的艺术作品,推出“文物文创乐器”理念,已指导陶笛艺术家完成中山国山字形器陶笛、正定开元寺赑屃陶笛,让文物活起来,目前正在继续研发中,争取创作更多更好的河北文物文创。
在疫情肆虐的时期,针对社会关注点,从非遗里先人智慧学习,9月24日非遗工委主任孙云霞在河北博客联盟群做了《非遗视角下的幸福人生》主题讲座。从非遗先人世代传承的抗击疫情、平安吉祥元素给当代生活以借鉴、启迪,社会反映很好,让大家更深层次认识到非遗传承的作用。
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赋能。10月23日,带领14个非遗项目走进河北政法职业技术学院,向同学们展示非遗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手工魅力,并与高校领导座谈,就非遗数字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乡村发展赋能。1月7日,非遗工委组织孙云霞、郝伟乐、杨文、荣誉理事科技大学阴建华、魏晓君去西柏坡北庄村考察。后又介绍北庄村回乡青年参观、学习花馍技艺。2月15日,应元氏民俗文化研究会邀请,参加元氏县2022年“非遗闹元宵 全民助冬奥”文化下乡活动,观摩元氏非遗西关鼓杠项目;4月10日参加了省村镇经济联盟的乡村振兴会议,在会议中就乡村振兴与非遗融合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社会搭建与非遗的平台,为省电视台推荐非遗项目录制,如王锋的肖像剪映录制和河北政法职业技术学院井陉拉花机器人录制等。
其他社会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展示体验,如8月5日在正定塔元庄同福基地组织非遗传承人接待老挝大使,8月14日组织非遗项目助力专对贫困山区的青少年心理夏令营、酒类厂家的回馈客户扇面书法、地产公司的端午节非遗活动等。郭海龙、郭雪多次在铁板浮雕展馆接待省、市各级领导的参观、指导,多次指导各阶层人士参观和参加非遗体验活动。
五、社会公益事业
河北革命军事馆是河北省政府与河北省军区筹建的河北军事博物馆,非遗工委积极为河北的革命军事历史文化贡献力量,目前正在红色文物征集阶段,免费征集的公益事业。主任孙云霞率先将家藏革命文物先后2次公益捐献给革命军事馆,填补了当时的两项石家庄革命历史空白。然后积极推荐介绍红色文化名人座谈会和公益捐献,今年先后组织了7次座谈会、1次考察,3批次公益捐献工作,有社会名人快板书赵玉杰、红色文化赵文岭、河北收藏家协会文献专业委员会、河北非遗传承人等红色文化作品达几十件,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
2022年8月19日,非遗工委副会长王锋向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捐献东京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漫画肖像作品42副。
在疫情封控期间,副主任郭海龙积极参加抗击疫情义捐义卖活动,非遗工委副主任李爱军团队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
六、顺应时代,做好时代非遗
当代发展,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充分应用现代新媒体平台,建立的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继续优化提升。燕赵之恋公众号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正知正见,保持清醒、脚踏实地、求实悟真的原则,认真负责任地宣传河北非遗文化、本土文化、红色文化。介绍推介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创新品,并且推介元氏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殿林的长篇小说《鹏翼初飞—岳飞真定从军》系列31篇、学会顾问红色文献专家张清华研究专辑截至目前已67期、元曲文化研究系列5期等,推出武强年画短视频宣传篇30期、铁板浮雕作品短视频12期,以及非遗文创与本土文化结合的山字形器陶笛和正定开元寺赑屃陶笛作品,推出非遗贺新年系列等。目前,燕赵之恋公众号得到了省会红色文化、本土文化圈、省里传承人圈的认可。
《南下干部第一人》主题公众号对赵佗文化的研究现在已称为全国的赵佗文化学者的研究发表基地,对赵佗文化研究高层次、深入研讨、赵佗爱好者学习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继续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为老中医录制中医讲座视频片几十期130多G,将宝贵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用现代方式留存,造福后人。
明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第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会带领下,坚持承前启后的使命担当,积极深入推进非遗传承工作,从非遗的研究、非遗赋能、非遗文创等方面做好非遗传承发展工作。继续探索非遗传承的多样性,非遗传承融合现代化发展,做合格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非遗研究方面从非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中研究探索民族之魂,先贤智慧,文脉发展,以此来启迪当代人,提升文化自信;从非遗广泛性方面汇总提炼,从非遗专项中规范行业标准,为非遗良性发展探索出路。
在宏观条件可行前提下,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组织非遗研发非遗课件、非遗读本,以及非遗教学体系打造,非遗赋能方面继续为本土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振兴赋能,让社会发展变的更精彩,真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在当代,造福后人,不负使命。继续深化红色文化中的新发现,不负先人的流血牺牲。
为学会及学会成员单位积极贡献非遗资源,用非遗文化武装学会各会员单位,回报学会的大力支持。
紧跟时代,探索非遗传承的网络推广工作,用好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优化平台质量,继续原有专辑,开拓新文化内容,增加研究内涵,合理利用,不忧不喜,不急功近利,扎实做好时代非遗宣传推广。
附:非遗工委2022年部分活动列表:
2022年1月7日,带领非遗工委郝伟乐、杨文、荣誉理事科技大学阴建华、魏晓君去西柏坡北庄村考察;
2022年1月18日,向河北革命军事馆捐献家藏文物,并牵头并推荐赵玉杰、赵文岭捐献革命文物。
2022年1月29日—2月5日,组织非遗福虎贺春活动,在燕赵之恋公众号展播;
2022年2月12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河北革命文物捐献仪式暨座谈会,并捐献家藏革命文物。
2022年2月15日,应元氏民俗文化研究会邀请,参加元氏县2022年“非遗闹元宵 全民助冬奥”文化下乡活动,观摩元氏非遗西关鼓杠项目。
2022年3月9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举办了河北红色文化座谈会,非遗工委牵头组织。本土文化名家潘卫忠、冯志生等参加。
2022年3月19日,在正定礼规中心参加李爱军“河北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并担任主持;
2022年4月5日清明节之际,在德宝轩举办了“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非遗工委策划并主办方之一。
2022年4月10日,参加省村镇经济联盟会议并发言。
2022年5月10日,参观中医药集团乐仁堂研学基地;
2022年5月14日,跟随学会考察丛台酒办事处、藁城宫面基地和晋州古树里园区;
2022年5月18日,在中国律师博物馆河北展馆举办了“学习宣传宋志毅院长光辉事迹精神座谈会”,非遗工委主办方之一;
2022年5月15日,在正定青少年宫中参加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正定考察授牌仪式,詹文宏、陈步峰、赵玉杰;
2022年5月27日,在正定礼规中心配合李爱军接受央视采访;
2022年5月29日,在河北老手艺展览馆海龙铁板浮雕博物馆举办“欣赏铁板浮雕 领略工匠精神座谈会”,非遗工委策划并主办方之一。
2022年6月3日,红色文献精品展暨传播传承红色文化座谈会在安吉书院举办,非遗工委策划、主办方之一。
2022年6月3日-5日,安吉书院非遗体验活动;
2022年6月15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举行了河北革命军事馆文物征集暨红色文化座谈会。
2022年6月19日,赵玉杰从艺60周年暨快板书表演艺术研讨会在安吉书院举办,非遗工委作为主办方之一。
2022年6月24日,在河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举办文物征集座谈会暨文物史料捐献仪式。
2022年6月28日,在习三博物馆,参加红色文献精品展,座谈会录制并宣传;张清华策划组织,王律、王建章等参加;
2022年7月20日 ,在正定举办“张兰亭创作白朴全传暨元曲文化研讨会”,非遗工委策划联合主办。
2022年8月5日,参加合事会客厅活动,在塔元庄同福基地迎接老挝大使考察,带领3个非遗项目。
2022年8月9日,非遗工委顾问贾更须证书颁发暨中医文化讲座。
2022年8月14日,参加段桂英老师夏令营,30个学生,4个非遗项目,在塔元庄。
2022年9月24日,在河北博客联盟群做了《非遗视角下的幸福人生》主题讲座。从非遗先人世代传承的抗击疫情、平安吉祥元素给当代生活以借鉴、启迪。
2022年8月15日—10月15日,组织“匠艺红心”非遗红色文化作品网络展,并在10月15日,在省军博举办了非遗红色文化作品总结会及向省军博捐献仪式。这次活动为期40天,共展览29期,24个工艺类别118组作品,共有11位传承人捐献作品。
2022年9月20日,在河北检察官学院组织红色文化座谈会,参观检察官学院、文化交流。
2022年9月21日,在河北电视台王锋录制节目;
2022年10月23日,带领14个非遗项目走进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高校领导座谈、向同学们展示非遗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手工魅力。
2022年10月25日,介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井陉拉花机器人在河北电视台录制节目;
2022年10月29日,随学会参观正定易旭集团;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