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教育时评)
时间:2023-08-28 15:11:0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编者按:为及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近期发布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文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一些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表达了入会意愿。为此,现将《入会申请表》附在文后,有意者可点击下载填写。并发学会秘书处邮箱:zghb666@sina.com,联系电话:0311-87050831、15373001017,同时也欢迎有关专家学者积极投稿(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以“弘扬非遗文化,做新时代传承人”作为开学典礼的主题;开展击鼓明志、趣味灯谜、体验活字印刷术等活动欢迎孩子们回归校园……新学期伊始,不少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学第一课”,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对青少年而言,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如何创新形式载体,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如何引导青少年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并有效形成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工作合力,是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题中之义。
加强实践育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停留于文字、图片上的记录,更是历经岁月变迁后生动鲜活的文明传递,饱含时代赋予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正因如此,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应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对话历史、感悟文化。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作业,一次博物馆里的现场教学,一场故居旧址的实地考察,都能帮助青少年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激发他们文化传承的自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创制新的育人场景,将传统文化巧妙嵌入其中,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的新趋势。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古籍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未来,继续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打造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特点的文化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汇聚各方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共担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职责。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有机衔接,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家风,营造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氛围;呼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探索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长效机制,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活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牢牢扎根,才能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绝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对青少年而言,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如何创新形式载体,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如何引导青少年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并有效形成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工作合力,是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题中之义。
加强实践育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停留于文字、图片上的记录,更是历经岁月变迁后生动鲜活的文明传递,饱含时代赋予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正因如此,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应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对话历史、感悟文化。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作业,一次博物馆里的现场教学,一场故居旧址的实地考察,都能帮助青少年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激发他们文化传承的自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创制新的育人场景,将传统文化巧妙嵌入其中,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的新趋势。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古籍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未来,继续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打造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特点的文化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汇聚各方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共担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职责。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有机衔接,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家风,营造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氛围;呼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探索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长效机制,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活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牢牢扎根,才能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绝的力量。
上一篇:周洪宇:以陶行知为师
下一篇: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