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机构概况 > 二级机构 >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国学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5-01-21 20:23:19  来源: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秘书处  作者: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国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姬万红
    在过去的这一年,我投身于传统文化工作,始终秉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致力于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多样化的项目策划、活动组织以及深入的研究工作,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工作内容与成果
    (一)传统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
    春节庙会:作为核心策划人员,全程参与多地春节庙会的筹备与组织。从传统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杂技杂耍的节目编排,到传统手工艺展示区域的摊位规划,都精心安排。庙会期间,吸引了超过 三千人次的游客前来参与,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充满年味的休闲娱乐场所,也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传统文化研究与整理
    本地传统习俗研究:开展了对本村村名来历 的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走访当地老人,收集整理了关于该习俗起源、发展演变以及仪式流程等方面的资料。
    (三)传统文化宣传推广
     与当地媒体合作,策划制作了多期传统文化专题节目。例如,在本地电视台推出的 “探寻传统文化之美” 系列节目中,担任嘉宾,向观众介绍本地的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泛好评,有效提升了传统文化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问题与挑战
    资金短缺:在组织一些大型传统文化活动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活动场地的布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部分表演嘉宾的邀请也受到限制,影响了活动的整体质量和规模。
    专业人才匮乏:随着传统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在团队中,既懂传统文化又具备现代传播、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例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数字化项目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导致项目推进速度较慢。
    大众参与度有待提高:尽管通过各种活动吸引了一定数量的人群参与,但部分活动的受众群体仍较为单一,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年轻一代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例如,在举办传统戏曲欣赏活动时,年轻观众寥寥无几,如何吸引年轻一代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与企业、基金会等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赞助资金。同时,探索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门票收入等多元化的方式筹集资金,为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组织内部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为团队成员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现代传播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充实团队力量。
    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年轻受众:针对年轻一代的兴趣爱好和消费习惯,创新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例如,举办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市集、沉浸式体验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艺术、科技等元素相结合,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计划开展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传统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此外,持续推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的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

电话:0311—87050831

Q Q :192725968 754252562

爱心账号:50372001040019646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东方支行

开户名称: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学会电话:0311—87050831  邮箱: zghb666@sina.com、a9898a@163.com  QQ:192725968 754252562  联系人:刘良业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22952号-1

技术支持:APP开发公司